第207章 諸葛亮還想多活20年(2 / 2)

"北據曹操,東聯孫權

"。

諸多事件都在說明諸葛亮可謂是煞費苦心,大事小事都要事事操心。

劉備拿下荊州、益州之後,為了給三弟張飛報仇,不顧諸葛亮、趙雲的勸阻,執意攻打東吳。在其過程中諸葛亮每日都打聽劉備的用兵戰略。

最後,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白帝城托孤可謂是三國的經典,可諸葛亮情真意切,答應劉備輔佐劉禪。這時候把諸葛亮的鞠躬儘瘁表現得淋漓儘致。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為蜀漢丞相,劉禪尊稱為相父,這時候諸葛亮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可謂是事無巨細。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把所有的大事小事都一一處理,此時的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心願,已經把生命置之度外了。

在諸葛亮六出祁山體現的淋漓儘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把生命都交給蜀漢了。

諸葛亮28歲出山到54歲病逝於五丈原,他的偉大在於

"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這正是華夏國人所敬仰的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精神。

如果沒有這一點,就算諸葛亮再有經天緯地之才,也不會受到後人如此的崇拜。

“不是一個仁義之人,在當年危機的時候,沒有丟下那些窮苦的百姓。

亮是認可了他的為人,所以才認他為主公陪他一起打天下的。

亮隻是做好自己的本分,無愧於天地良心。”諸葛亮說道。

在夏景天看來,諸葛亮便是敬業的表現,為了主公劉備,奉獻了自己大半生的心血。

隻可惜50多歲便因病去世了,而且還沒有完成當年的宏圖大願。

“臥龍先生,您的肝臟已經移植成功。現在排異期已經過了。再有十幾天時間你就可以痊愈出院了。

不過要提醒你的是,過兩三個月之後還要過來複查一下。

這是移植的肝臟跟其他的病症有很大的不同。”夏景天說道。

“之所以同意讓你換肝臟,那是因為我還有未完成的事業。我早就死了,我一直想的是恢複漢室江山。

如果我不在,主公的那個兒子他是守不住的。

我希望能再多活20年,完成主公一統天下,恢複漢室的遺願。”諸葛亮歎息的說道。

其實在夏景天看來,諸葛亮即使再活二十年,也還是跟魏國的司馬懿父子鬥,而且那時的司馬懿父子已經完全掌握曹魏大權實力更強,孫權在陸遜陸抗父子的輔佐下實力同樣不弱

古代戰爭比的是人才,也是人口、經濟和軍事實力。

蜀漢在三國中版圖最小,人口也是最少,人才凋零,甚至有些青黃不接,後期甚至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

蜀中雖然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但由於人口稀少,交通不便,開發力度不夠等因素,蜀漢的財政實力長期支撐幾十萬的大軍開銷還是很吃力的,所以在三國史料中諸葛亮一旦回軍頭等大事就是巡查督促生產。

諸葛亮即使能再活二十年,但是由於蜀漢國貧實力弱的不可逆轉性,加上諸葛亮自身的局限性。蜀漢本身並不會有多大的改觀,而曹魏的老對手依然健在,其國力依然雄厚,孫權二十年內也還有抗衡曹魏和蜀漢的能力,而即使諸葛亮再次聯合孫吳也未必能滅亡曹魏,即使兩家聯合滅了曹魏,到時蜀漢能不能滅更強的孫吳,還是被孫吳所滅還真不好說。

因此即使上天再給諸葛亮二十年,以當時三國的實力情況對比看依然不會有多大改變,單憑蜀漢的實力還是很難打敗曹魏統一全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