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直接出手乾預經濟,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這樣一方麵釋放、消化過剩的產能,另一方麵也能將大批剩餘的勞動力,充分的利用起來。”
“這樣既能拉動經濟,又能解決掉一個不定時炸彈,目前來說,我覺得這應該是最合適,或者誇張點說,也是唯一的選擇了。”
有關方麵也做過相關的分析,一萬億規模的投資,至少就可以帶動一千萬、到一千五百萬人的就業。
這種投資基礎建設,拉動內需,消化勞動力的方式,對目前的國內來說,還是相當實用的。
鐵總眼中精光一閃,若有所思的看了唐偉東一眼。
因為此時鐵總自己的手裡,還有一份跟唐偉東所說的方案,極為類似的方案。
而且那份方案裡麵的內容,甚至比現在唐偉東所說的,還要更詳儘一些呢!
提出這個方案的,正是當年抱著一個籃球,遊到大陸“投誠”的、此時擔任北大國內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航康科技大學經濟係教授、後來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林一夫先生。
在鐵總的眼裡,兩人的方案大同小異,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也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
看來,唐老板的手底下,也是“有能人”的啊!
——反正他不認為,這是唐偉東自己研判的結果。
二十多歲的一個年輕人,要是能做到這一點,那這廝也太過妖孽了吧!
可鐵總不知道的是,唐偉東所說的這些,正是他“拷貝”、借鑒的,“簡裝丐版”的林一夫版,為國內經濟應對危機,而製定的計策。
因為這個計策管用,好用啊。就這一個計策,國內連續用了幾十年,還都不過時。
每次遇到金融危機,有關方麵都會拿出來用一遍,98年是、08年是、18年同樣還能繼續用......
既然有這樣一個現成的、見效快、“療效好”的、還經過了曆史驗證的計策放在麵前,那唐偉東為啥還要去浪費那個腦細胞呢?直接說出來不就是了?!
剽竊?不存在的好伐!
這會兒林先生的計策,大概剛成型,還沒公開“亮相”呢,誰能證明唐老板是剽竊的他的“創意”?
說破天,頂多也就隻能算是個“巧合”、“英雄所見略同”罷了!
聽完唐偉東的“獻言”,鐵總再次沉默起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這次鐵總思考的時間很長,許久之後,他才緊皺著眉頭,歎息了一聲說道:“你對於國內經濟的把脈結果,我還是比較認同的,對於你提出來的這個解決方案,我同樣也是表示認可的。”
“唉,但是這樣的‘大工程’,需要的投資必然會是一個天文數字,這會給國內財政帶來極大的壓力。”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我這個管家,也難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