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數的劣勢,和火力的不足,導致六連在對戰過程中吃虧不小,防線一縮再縮。
就連做為指揮官的六連連長,也被車部武裝的狙擊手擊斃陣亡,副營長接過了現場的指揮指責!
戰局的不利,副營長隻能緊急向指揮部求援,知道出了大簍子的羅刹軍方,也在第一時間派出了空軍戰機,對776高地進行支援。
然而由於當地樹木茂密、山石密布,地形不利,以至於不管是戰機還是直升機,都無法精準的鎖定車部武裝的藏身之處,隻能對著大概的區域,進行火力覆蓋,以期阻攔他們的攻勢。
無法給予地麵部隊以有效的增援,空中戰機也很焦急,但卻沒有任何的辦法。
上級給六連重新下達的命令也是,“固守待援,務必攔截住車部武裝,等待援軍抵達後,將其聚而殲之”,卻卻沒說,援軍究竟什麼時候能達到。
哥薩克戰士,都是曾經騎著戰馬向坦克衝鋒的主兒,他們的榮譽,不允許他們後退一步。
而對車部武裝來說,眼前就是他們唯一的生路,衝破則生,衝不破就死,所以他們也沒有了任何的退路。
他們隻能不惜代價的消滅眼前的,這支阻攔的部隊,衝破他們的攔截,才能逃脫羅刹軍隊的圍殲。
因此,雙方“默契”的開打,而且一上來就是殊死的搏殺,沒有給雙方和自己,留下任何的餘地。
車部武裝雖然都不是什麼正規軍,也沒有經受過多少的正規軍事訓練,但能活到現在的他們,無一不是百戰餘生的精銳。
因此在交火過程中,他們敏銳的發現了六連防線的一個弱點。
那就是,他們布設的地雷防禦帶,離他們自己太近了,寬度也不夠,而且由於時間倉促,地雷陣也並未布設完成。
——這就是專業不對口的“後遺症”了!
所以,車部武裝一下就抓住了六連的這個防禦弱點,抵近到地雷帶後,不停的往裡投擲手榴彈,將六連給炸的苦不堪言。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布置的地雷防禦帶,竟然成為了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絞索”。
雙方的交火,從白天打到黑夜,車部武裝判斷出駐守高地的六連,雖然精銳但人數太少後,就施展了“疲兵之計”,進行輪換作戰,不分晝夜、不間斷的,從四麵八方一刻不停的對六連發動著進攻。
但哥薩克人的戰力和戰鬥意誌也不是吹出來的,他們在傷亡三分之一的情況下,硬是頂住了車部武裝的進攻,沒讓車部武裝前進半步。
這樣慘烈的戰鬥,一共持續了四天。
車部武裝也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所以攻擊也愈發的激烈,對六連的包圍圈也是越縮越小。
麵對如此不利的情況,六連組織了由一名中尉帶隊的、十名戰士組成的敢死隊,對車部武裝發起了反衝鋒,竟然一股腦將車部武裝的攻勢,給壓了回去。
當然,他們也全部犧牲在了這一次的反衝鋒中!
敢死隊戰士一個一個的倒在血泊之中,但直到最後一個人倒下,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後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