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頓飯吃的,是非常成功的。
喝的不儘興,可吃的儘興啊。
薑山把該說的都說了,李本道也很給麵子,人家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說了,該表態的他也表了。
回到家之後,李本道腦子清醒多了,又重新複盤了一遍。
首先,他肯定是相信薑山所說的都是真的,不然,薑山就是給自己挖坑。
人家是個什麼人啊,能被選中挑如此重擔的人,接受如此艱巨的任務,一點靠山都沒有,就憑借個人能力拚出來的。
這樣的人打仗都滴水不漏的,說謊的後果有多嚴重,是原則性問題。他這個團長也彆想乾了。
薑山的壓力隻會比他大,不會比他小。
其次,他本來就認可薑山的個人專業能力,不單是認可,是欽佩。
坐到團長這個位置了,還能親自帶練,是他見過的唯一的一個。
356的練還不是一般的練。
而薑山絕對是帶兵打仗練兵是一把好手,據他了解,他還是營長的時候就很有一套了,把三營搞的有聲有色,拉開了一營和二營的差距。
再有就是個人生活方麵,他也佩服對方是一個漢子,對媳婦那是真沒話說。
他當兵幾十年了,見過的事多了,明明自己就是個從農村出來的,當了軍官之後嫌棄媳婦的,做的更過分的離婚的也不少。
李本道很清楚,他來之前薑山就是這樣的,人家根本就沒變,是他得調整。
起碼可以認定對方不是個會給他穿小鞋的小人,他也不用整天防著提心吊膽的。
以後他要換個思路,有些事提前跟薑山說道說道,他不問薑山可能不主動說。他要問了,對方也不會故意不說。
所以,他還是要主動改變。
畢竟他是新來的,薑山是老人。
這頓飯是一個契機,兩位主官敞開心扉,對以後的合作還是大大有利的。
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薑山和李本道之間的微妙變化,大家很快的捕捉到了。
比如以前李本道安排工作的時候,不會優先考慮訓練的時間,現在都是先說一句,咱們的時間可以調節,不要耽誤訓練什麼的。
話語上的一點改變,散發出的是特彆的信號。
主動改變了心態之後,不再站在對立麵,而是站在更客觀的一方,來看薑山的工作時,李本道有點同情對方了。
這活真不是一般人能乾的。
薑山學習的那些資料文件,翻譯好的他也看不下去,太枯燥了。
可怕的是,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學習的腳步一直在繼續……
·
八零年一月末,離春節還有半個月,朱竹放寒假回到家屬院的第一天。
薑山來電話說了,他們春節回不來,具體歸期未定。
海軍和兒子天還沒亮就集合,訓練、寫作業、玩耍,連飯都是統一在食堂解決的,就晚上回來睡覺。
哎,真是省心。
周叔也早早的去衛生室忙活了,調製凍傷膏,每年冬天需求量極大。
朱竹吃了早飯,在給家裡寫信,娘家婆家一家一封信,過年的東西也準備好了,一塊給寄回去任務就完成了。
信剛寫到一半,就聽到大門的動靜,還有招呼聲。
“九九娘,在家呢嗎?”
“哎,在家呢。”
朱竹趕緊下炕迎出去。
老孫家的拎著一個小罐子,在屋簷下跺腳,“這雪下個沒完沒了啊。”
“是呢,又厚厚一層了。快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