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雅典和底比斯(1 / 2)

第二天一早,以撒沒有懈怠,帶著衛隊和君士坦丁的軍隊一同訓練。

吃過早飯後,大軍開拔北上。

一路上風平浪靜,沒有出什麼亂子。

正午時分,君士坦丁抵達了他忠誠的底比斯城。

君士坦丁的好弟弟托馬斯早早守候在城門口,守城的衛隊齊齊向君士坦丁敬禮。

經過了三天的圍城後,底比斯的當地守軍於昨天向托馬斯投降。

都是羅馬人,玩什麼命啊!

以撒上前向托馬斯行禮。

“好久不見,親愛的叔叔,尊貴的亞該亞專製公。”

“好久不見,小以撒!”

托馬斯聲音洪亮。

這又是一位巴列奧略,當前東羅馬帝國皇帝的親弟弟,日後俄羅斯沙皇國的外祖父。

他的女兒佐伊公主,日後嫁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是瓦西裡三世的母親,伊凡雷帝的祖母。

俄羅斯第三羅馬的法統,就從這裡開始。

可是,目前佐伊公主尚未出生。

這位拜占庭皇子,現在剛滿3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他也是君士坦丁最親近的弟弟和最忠誠的戰友。

在此之前,托馬斯已經參加了君士坦丁多次軍事行動。

日後也和蠢哥哥一起守衛六英裡長城直至最後。

寒暄過後,大軍進城。

底比斯城的希臘人以一種複雜的心情迎接巴列奧略家族的重新入主。

自從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搶劫君士坦丁堡後,這個地方大多時候處於拉丁殖民者的統治下。

直到現在兩百多年。

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信仰正教的羅馬人,大家都不知道生活在羅馬是什麼樣子。

尤其最近奧斯曼崛起,雅典公國在兩方勢力之間走鋼絲,主打一個量公國之物力,結蘇丹之歡心。

底比斯地處雅典公國和奧斯曼邊界之交,常有突厥遊騎前來打秋風。

來自佛羅倫薩的大公爵敢怒不敢言,不僅毫無作為,每年還得向奧斯曼繳納貢賦。

拜占庭的皇帝都在交,我交怎麼了?

這樣的背景下,當地的希臘正教徒免不了對故國抱有幻想。

奈何帝國日薄西山,自身難保。

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隻剩半個連。

這次君士坦丁如閃電般卷土重來,一開始確實得到了本地人民的歡迎。

此時君士坦丁還和蠢弟弟偷著樂呢。

但是以撒非常清楚,當地人這是慕強,而非愛國。

當蘇丹裹挾大軍殺到時,他們會立馬倒戈,不帶半點猶豫。

吃過午飯,君士坦丁召開軍政會議。

主持會議的是君士坦丁和托馬斯兩兄弟,各級軍政官員都有參與。

以撒被獲準旁聽。

會議先是總結了先前取得的勝利,然後安排了糧草和軍械事務,最後進入會議的重頭戲——討論接下來是否繼續進軍和對雅典大公國的處置。

與以撒所想不同的是,政治一方力主北上,軍事一方主張停止進軍。

幾位白胡子老頭鏗鏗鏘鏘說著什麼弘揚士氣,振奮精神,帝國中興之類的瞎話,講到心酸處還忍不住擠出幾滴眼淚。

以撒一陣反胃。

打仗的時候沒見你上,分蛋糕的時候倒是跳出來!

托馬斯叔叔氣不過,拍桌子起來與他們爭辯。

君士坦丁倒是一直沒有說話,靜靜思考著。

會議從日上三竿開到夕陽西下,君士坦丁最終拍板——先吃飯,明日再議。

聽到吃飯,幾位白胡子頓時不再慷慨激昂了,抹一把眼淚,跑向餐桌。

以撒全程沒有發表過任何意見。

這次會議的主導權還是在君士坦丁手裡,他若是想要進軍,誰都無法阻擋。

該說的都說了,相信他會想明白吧!

接下來幾天,會議都激烈地進行著,當然,什麼都沒討論出來。

老拜占庭傳統了,大家都習以為常。

直到一個消息的傳來——

原來以為穩固的雅典居然出事了。

一群奧斯曼殘兵搶劫了拉丁商人的馬場,獲得了許多駿馬;

隨後,殘兵們又打劫了運送軍需的隊伍,得到了包括火槍在內的大量武器;

接連幾天,附近的村莊不斷遭襲,殘兵不以殺人為目的,但是會將金錢糧食搶劫一空。

周邊村民人心惶惶,大量難民南下避難。

此時,安德烈總管以王子殿下的名義大量放糧,供給難民。

無數失去家園的農民對以撒感恩戴德。

雅典的治安兵團無法追捕來去如風的奧斯曼遊騎,向君士坦丁求援。

治安官也非常困惑,為什麼殘兵們總是能清楚地知道馬匹和軍械的位置,為什麼總能在圍剿之前逃跑。

想到這裡,他就會衷心感謝仁慈大方的以撒殿下。

要不是他不顧自身財富救濟難民,無處就食的難民一窩蜂湧入雅典城,說不定會將他生吞活剝。

該死的奧斯曼人!

雅典遭襲的消息傳到底比斯後,君士坦丁終於不再猶豫。

“這次軍事行動告一段落,之後的方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