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會戰(1 / 2)

以撒一聲令下,整個蘇爾特大公國的戰爭機器開始運轉起來。

蒙費拉托貿易艦隊和地中海艦隊的運輸船在摩裡亞和蘇爾特港之間往返幾個來回,將近衛軍第一軍團和大量的糧食運往戰場。

由於流民連年南下,大量荒蕪田地被開墾,摩裡亞地區糧價銳減,以撒則是趁機買入。

不僅可以供給軍需,賣給當地居民和部落民還能小掙一筆。

現在整個領地收入遠遠比不上支出,完全靠著以撒的盤外招彌補。

公曆1446年10月20日,蘇爾特地區下了今年下半年的第一場大雨。

久違的大雨極大緩解了田地和水井的乾旱,宣告著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冬天的到來。

新開墾的土地被移民們種上冬小麥,第一年墾地倉促,能保證自給自足即可。

工程總管蘭斯洛特在城外小山腳下成功打出了幾個新水井,這些地方之後將成為新的村莊。

南邊的草原上,羊群歡叫著雨季的到來,啃著地裡新冒出來的青草。

沙漠與草原的交界處,駱駝低下頭,大口喝著坑道內積攢的雨水,以備不時之需。

當天,從摩裡亞到來的近衛軍第一軍團抵達蘇爾特港。

第一軍團滿員一千人,100騎兵,600步兵,250弓箭手,50火槍手。

附屬的工兵和輔兵不計入其中。

當然,第一軍團直屬的騎兵都是低配騎兵,每人配馬一匹,騾子一匹。

平時騎騾子,戰時騎馬。

以撒其他軍隊的騎兵大概也是這個配置,隻不過在沙漠地區,騾子不如駱駝好用。

真正的騎兵至少需要三匹馬,一匹載物,一匹平時代步,一匹作為戰馬。

頂配的重騎兵有時需要四至五匹馬,還得配合二至三個仆從。

這就是為什麼鐵甲聖騎兵一般人玩不起。

東羅馬帝國丟失所有養馬地後,很難找到適合的戰馬,以撒軍隊目前裝配的馬匹五花八門,有啥用啥。

蘇爾特部落民手上有不少沙漠馬,以後可以試著裝備。

“米哈伊爾老師,好久不見!”

以撒給剛下碼頭的米哈伊爾一個大大的擁抱。

米哈伊爾也是欣慰地看著自己的學生。

兩年時間,長高了不少,原先蒼白的膚色變得健康,身體也強健了不少。

“帝國現在情況如何?”

一談到帝國,米哈伊爾頓時垮下臉來。

“彆提了,摩裡亞還好,土地衝突偶有發生,但是你父親的威望很高,壓得住。”

“首都簡直不像個樣子。”

“教士們整天東拉西扯,貴族們爭權奪利,為了一個諸如皇室衣櫃總管的職位爭得頭破血流。”

“斯弗朗其斯被派去羅馬城出使,現在局勢都沒人收拾。”

以撒沉默,歎一口氣。

“彆談這個了,近衛軍的軍餉都收到了吧?”

“收到了,你上次雷厲風行處決貪官之後,暫時沒人敢貪汙。”

“第二軍團組建得怎麼樣?”

“還是缺軍官,按照您的要求,優先保證第一軍團的戰鬥力,所以暫時隻有兩百人,正在訓練。”

“彆急,再等個幾年吧,皇家騎士學院第一批學員畢業後,這個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以撒又向米哈伊爾交代了北非行軍需要注意的點和北非幾種常見的疾病及其應對方法。

“先去休整,我們這次等著敵軍來攻。”

米哈伊爾領命而去。

公曆1446年11月1日,以撒收到了南方遊牧的艾哈邁德舍赫急信,召集諸軍指揮官。

“都看看吧,敵人終於要來了。”

以撒將信件扔到作戰桌上。

大家傳閱看完,憂心忡忡望著以撒。

“有什麼想法?”

無人回答。

“都不想說?那我說。”

“敵軍這次是下了血本了。”

“從抓獲的俘虜口中得知,敵軍由部落王國的阿卜杜拉國王親自領兵。”

“王國常備軍2000人,征召的部落民6000餘人。”

“王國常備兵戰鬥力肯定比部落民強,但是不清楚具體實力。”

“壞消息是,對我們而言,首戰即決戰,一旦被擊潰,沒有時間重新整軍備戰,會被直接趕走。”

“好消息是,對他們這個部落聯盟來說,如果被我們打敗,本就不高的中央權威會進一步喪失,我們接下來的行動會非常順利。”

“梅赫梅特,你先說說,有什麼思路?”

梅赫梅特沒有直接回答以撒的問題,皺著眉頭盤算了一下。

“伊蘇爾特大人,不知道城內糧草儲備有多少?”

他轉向伊蘇爾特。

“足夠全軍吃上4個月。”

“蘭斯洛特大人,城牆足夠擋住8000多人的圍攻嗎?”

蘭斯洛特搖搖頭,由於勞動力不足,城牆建設進度並不理想。

“那麼,殿下,我建議將摩裡亞地區的紫衛軍和黑色兵團全部征調過來。”

“這樣的話,我們的糧草還能供給兩個月,隻要在這兩個月內成功擊垮來犯敵軍,我方就能勝利。”

以撒思考片刻。

“馬魯納,你以為如何?”

“殿下,有可行之處,由北向南,水源逐漸減少,他們的8000多人不可能全部駐紮在一處地方。”

“我們可以集結優勢兵力擊垮弱小的部落,逐漸將部落民逐出戰場。”

“他們的部落民征召方式類似雇傭兵,君主通過許諾戰後的財產利益來拉攏各個部落舍赫,從而集結出這樣一支大軍,”

“但是這就導致他們非常功利,打勝仗時看不出來,一打敗仗,發現自己無法在戰後分得財寶後,就會立馬打退堂鼓。”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非常好。”

以撒站起身。

“通知菲德爾,再跑一趟,將紫衛軍和黑色兵團全部運過來。”

……

聖約瑟蘭西南,達菲萊泉。

這是一個季節性水源,每年秋冬季,在雨水的滋潤下,乾涸的泉眼會重新聚滿,周圍的部落會彙集於此,互通有無。

此時,這裡卻闖入了一群不速之客。

來自南邊沙漠的三個貝都因部落占據了這裡。

這些貝都因野蠻人驅逐了原先在此交易的柏柏爾牧民,將其作為進攻蘇爾特大公國的前哨基地。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附近的遊牧民強征為仆從,為他們提供補給。

不堪忍受的部落民找到聖約瑟蘭的執政官加齊,加齊彙報給以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