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們的冰燈做好了,也到了正月十五早上。
屯子裡像去年一樣,在村子中央的小廣場上準備了三堆篝火。家家戶戶門口都懸掛了秫秸編織的燈籠,裡頭放了個粗陶的淺盤子,固定了自家做的蠟燭。
這種蠟燭是用鬆明為主料做的,煙很大,照明效果也一般,維持的時間也不會很長,隻是起個烘托氛圍的作用,但要不是趕上元宵節,還舍不得用呢。
那粗陶盤子洗乾淨了,還能繼續做他用。
反正天冷,晚上的聚會差不多持續半個時辰就會散了,這點子蠟燭也足夠用了。
到了晚上,屯子裡的燈籠次第亮了起來,村民們呼朋引伴,朝著村中央而去。
周彧特意等趙家人要出門的時候與他們會齊了一同過去,問就是要照顧兩個妹妹。
今年周家姐妹是主動提出要去的,兩人換了新衣服,每人手裡還提著一盞自己親手做的小燈籠。
趙家人也人手一隻燈籠,各個不同,周彧當然也有。
他們一出現,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秦瑛拽了拽趙大嬸,抱著安安悄悄往旁邊挪了挪,周彧很快便被村民們圍在了中央。
周彧沒法子,隻好當眾說了幾句吉祥話,便讓大家儘情樂嗬。
安安已經被趙虎架在了脖子上,舅甥兩個把燈籠交給趙大嬸和秦瑛,便開始滿場瘋跑。
秦瑛和趙大嬸把周家姐妹護在中間,看著村民們圍著火堆又唱又跳。
周綿小聲跟姐姐說:“我倒覺得,這樣比那些吹拉彈唱歌舞表演還好看。
“所有人臉上的笑都是真的。”
周綺點頭表示讚同,又說:“過幾年,條件更好了,說不準這裡還會有雜耍藝人過來,那就更好看了。”
“那倒是,”周綿露出緬懷的神色,“我還記得小時候咱們去逛廟會……”
說著說著聲音就低了下去,那時候他們還是美滿和睦的一大家子,如今卻……
周綺摟了摟妹妹的肩膀,安慰道:“往後會越來越好的。”
“聽說咱鄉裡也有廟會了,”趙大嬸突然說,“就是這麼些年頭一回辦,應該沒多好看,等三月三的時候咱們再去看,應該就好多了。”
秦瑛忙問:“您聽誰說的?”
“屯子裡好些人都說呢,”趙大嬸道,“我前兒去換豆腐的時候,聽你張大娘說她表妹來看她的時候告訴她的。
“她那表妹就在鄉裡住。唉,說來也是好笑,從前咱快餓死的時候,可沒聽說你長大娘有這麼一門子親戚。
“如今好過了,親戚就主動上門了。”
說著臉上就露出了嘲諷的笑容。
秦瑛歎道:“這也是人之常情,大難臨頭,誰不是先顧自己個兒?自己都活不起了,哪有力量照顧親戚?”
趙大嬸也跟著歎了口氣,臉上的不忿漸漸散去,“唉,都是沒法子喲!”
周綿最關心的當然還是廟會:“嬸子,秦姐姐,咱真的要去趕廟會?”
“去唄,”趙大嬸道,“反正又不遠,咱白天去逛逛,天黑之前回來,不會有啥事的。”
周大人肯定會派人保護的,怕啥!
秦瑛有些猶豫,道:“要不,咱們還是問問周大人的意思吧?”
他們自家人倒好說,畢竟要帶著周家姐妹,再小心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