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真希雖然沒有契約過遠古沙蟲,但卻在書上看過它的樣子,甚至是十分詳細的解剖圖。寫下那本研究日記的巫師抓住並解剖了一隻遠古沙蟲,將它的各種部位分彆什麼構造具有什麼功能詳細的記錄了下來,然後放在了圖書館記錄神奇動物的那一排藏書架當中。
在巫師世界,神奇動物其實不算是一個很熱門的學科,至少相對魔咒、魔藥這些必修的大課來說是這樣的。大部分學生接觸這門課主要是為了學分,很少有人會去認真研究,尤其是課本上沒有的那些神奇生物,更是無人問津。
但林真希顯然屬於一個另類,她那個時候剛剛接觸到魔法,但年齡其實已經足夠從魔法學院畢業了,所以隻能以學者的身份留在魔法學院。
這當然是世界意誌方便她行動為她開的身份掛,不過其實這才是正常的流程,特派員到一個新的異世界之後,一般都會得到當前世界的世界意誌的幫助的,像是上個世界那樣,不光沒有幫助,反而變成了敵對關係的情況,連少之又少都算不上,根本就是前所未有。
借助著身份上的偽裝,林真希直接住在了巫師世界最龐大的魔法圖書館裡麵,使用記憶魔法瘋狂的吸收著所有自己能接觸的魔法書籍上麵記載的知識。
而遠古沙蟲的身體結構,就是在那個階段她所了解到的。
既然知道了原理,現在林真希的實力又遠遠超過了巫師世界的上限,她為什麼不試著自己捏一個“遠古沙蟲”呢?
首先,是身體,一根很粗很長的管子就可以了。
然後,是前端的口器,需要擁有螺旋狀的結構,上麵布滿了能夠磨碎岩石的尖齒。
動力來源同樣很重要,好在林真希為這個人工遠古沙蟲準備的身體足夠大,她在裡麵準備了一個層疊聚靈陣,直接抽取周圍環境中的土元素為這條沙蟲提供魔力。
使用變形術就地取材用泥土捏出沙蟲的外形之後,林真希就開始對著細節部分精細的雕琢起來。
首先就是外皮,沙蟲的運動方式類似於蚯蚓,身體是環形的,可以通過蠕動來前進。林真希在沙蟲的皮膚下麵搭建了許多的傳動機構,用它們實現了沙蟲向前蠕動的功能。
然後就是外皮的魔化。遠古沙蟲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它的魔法外皮了,不光十分堅韌,而且表層還會分泌出一種神奇的粘液,可以將周圍的泥土暫時融化,並快速重新凝固。
這個功能讓遠古沙蟲成為了天然的隧道挖掘者,就算土質再怎麼鬆軟,它們鑽過的地方也會形成堅固的地下隧道,輕易不會坍塌。
可惜就是太難抓了,不然抓一隻,以後再碰見需要挖掘的工作就再也不用擔心了。
那種會融化泥土並讓它們快速重新凝固的粘液屬於遠古沙蟲的天賦魔法,是沒有辦法複製的,但林真希有化石為泥和化泥為石,通過靈巧的銜接也可以達到和沙蟲粘液類似的效果。
接下來就是沙蟲的口器部分了,作為需要將岩石粉碎的部位,光是堅硬肯定是不夠的。實際上,遠古沙蟲的口器具有一個很可怕的特性,那就是永固“碎岩”。隻要是岩石,就會在沙蟲的螺旋狀口器麵前脆弱的像泡沫板一樣,一撞就碎。
這就屬於魔法的範疇了,要不說沙蟲最有價值的是它的外皮而不是明明應該更稀有的口器呢,因為沙蟲的口器能夠對應的作業範圍實在太窄了,除了地下作業的礦工之外,應該沒有人會經常用到“碎岩”這個魔法。
將一個魔法永久固化是很困難的,但林真希現在隻是臨時組裝一個遠古沙蟲傀儡,自然也用不著搞什麼永固附魔。而臨時附魔的話,那就簡單了,林真希隨便用附魔棒在素材上勾勾畫畫就讓它具有了“碎岩”的效果。
接下來,使用複製咒將做好的素材變成好幾份,再使用放大咒將它們變大,最後分彆安裝傀儡沙蟲的頭部,一個鑽頭形狀的腦袋就完工了。
很好,鑽頭這種擁有螺旋結構的東西細看果然還是挺浪漫的,雖然很多人理解不了這種浪漫也就是了。
完成了形體,接下來自然就是注入靈魂了。林真希沒有打算給這條傀儡沙蟲安一個獨立自主的靈魂,這就是一個工具,用不著有其他不必要的想法。所以她直接捏了一個空白靈魂塞進了它的魔核,裡麵隻有簡單的一些動作指令,而具體的操作將由林真希遠程來完成。
就這樣,一個可以遠距離操作的挖掘機器,組裝完成。
林真希將自己的精神力注入傀儡沙蟲的魔核,控製了魔核當中的那個空白靈魂,並通過它來向傀儡沙蟲下達指令。下一刻,這條十幾米長一身土色的大蟲子就翹起了自己的頭,位於頭部的螺旋狀口器也開始了旋轉。
如此龐大的身體,操縱起來果然還是有困難的。林真希發現自己的指令從發出到執行,中間存在著一定的延時,而且指令必須有連續性,稍微不連貫一點,沙蟲的動作就會停頓下來,進入宕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