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形成魔力結晶體之前,林真希走的其實都是帕秋莉老師的老路子。雖然現在林真希還不知道該怎麼將已經不具有摩擦力的超流體魔力凝聚為固體,但她卻知道凝聚為固體之後她要做什麼。
得到魔力結晶體之後,林真希就需要將自己對規則的領悟鐫刻其中,形成一顆屬於自己的賢者之石。當賢者之石與規則符文發生共振,一種名為“森羅萬象之力”的力量就會產生,隻要掌握了這種力量,就可以很輕易的修改規則,影響現實,甚至是構造領域,將一方世界的運轉規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到了那個階段,隨便動動手就是一場“神跡”,幾乎無所不能,就算不是神應該也差不多了。
但是一個人的強弱,可不隻是由魔力的質量來決定的。對元素的應用,對規則的理解,乃至是對自身的認知,和對知識的掌握,統統與個體實力息息相關。帕秋莉老師為什麼給林真希的感覺那麼強?不就是因為她幾乎就是個六邊形戰士,除了體力可能欠缺了一點之外,根本就沒有缺點嘛。
反正到現在為止,林真希知曉的道路就是到融合規則符文構造自己的賢者之石為止。因為林真希掌控的規則跟帕秋莉老師肯定是不一樣的,她能學的東西到賢者之石就截止了,接下來的路需要林真希自己去摸索。
如果拿林真希的魔力晉升路線比作上學,那她魔力升華就是小升初,現在魔力聚合就是初升高。而且因為魔力聚合要分兩個階段來完成,她現在隻是打算去參加學業水平考試,連中考都還沒參加。至於再往後的魔力結晶化,那就是高中的結業考試了,等到最後以規則符文凝聚賢者之石就是高考。
高考完了就該上大學了,那個時候就該自己選擇專業和所學內容,帕秋莉老師隻負責義務教育,不負責後麵的定向培養。
換句話說,在帕秋莉老師那邊的課程,林真希隻是初中還沒畢業的水平而已,笑。
林真希的心裡還在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但她身體內部的六大下位元素魔力卻已經開始流入魔法陣當中,在魔法陣符文的影響下開始分流,以元素活躍度為標準分為火風光和水土暗兩種,分彆流向魔法陣的上下兩端。
在繪製著日和月的圖案的魔法陣副陣部分,這兩團混合魔力又被繼續分流,按照屬性不同分成六股,流入不同的魔力池。這些魔力池就是林真希的魔力暫時的落腳之地,因為接下來與這些魔力池相連的部分,是一些很細的線條,每一次隻能通過很少數量的元素粒子。
通過控製元素粒子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數量,來保證在接下來的魔力聚合區域內各種元素粒子的數量比例保持1:1:1持平。這樣當它們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時候,隻需要在林真希的意誌主導下,讓“弦”元素與三種粒子融合,就能構建起穩定的日月兩係元素魔力。…。。
接下來,新產生的日月兩係元素將會通過魔法陣的魔力線路回流入林真希本人所在魔力池區域,灌注進她的身體,補充她身體當中缺失的那一部分魔力。
這就是一整套流程了,說起來挺簡單,但是做起來可著實不輕鬆。最難的部分還是在怎麼將六大下位元素分拆成單一屬性元素,然後再控製這些元素粒子排成長隊有序通過魔力線路進入聚合工序。
元素粒子的直徑隻有幾百納米,幾乎和光的波長類似,所以元素偶爾會以輝光的形式表示,當元素粒子富集的時候,甚至會出現五顏六色的元素氤氳。想要精準控製這麼小的粒子,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一根頭發絲的粗細大約是40到50微米(男生的要粗細一些,可能會到80微米),等於50000納米。也就是說,兩百顆元素粒子排成一排,才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的直徑那麼長。怎麼操作那些微小的顆粒,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花費了眾人大量的心力,最後還是通過了離心回轉的方式來讓這些細微的元素粒子在一個內螺旋平麵內水平鋪展,然後再分流,重複這個步驟幾次,最終得到一條線排列的元素粒子。
但是能做到這一步也就是頂多了,以林真希對魔力的操縱水平,控製一顆倒還沒問題,但終究是不可能達到精準操控每一顆元素粒子的程度。準確說應該是沒有人能做到,除非她是這些元素的神。所以最後進行魔力聚合的時候,這個魔法陣也隻能控製著投送元素的比例趨近於1:1:1,至於多一點少一點的,那就隻能動態調整了。
反正至少到現在來說,整個魔力聚合魔法陣的運轉還是比較符合預期的。雖然林真希現在全部的意誌都用來維持魔力聚合產生日月元素魔力上麵了,但是在旁邊守護的羅賽洛同樣也是全程參與了魔法陣設計的當事人,這個魔法陣運轉的好不好她當然也能夠看出來。
不錯,沒出什麼問題,那麼接下來就是等待了。羅賽洛從已經完全亮起,並且分成涇渭分明的明暗兩部分的魔法陣上收回目光,抬起頭凝神注視著前方庫爾圖洛·瑪努斯的大腦袋,抿起嘴唇,逐漸用力到發白。
盧克大人,你建造這個機器人,建造王之書庫的目的……就連我都能預言到的內容,您一定也可以。這些東西,都是您為了抗爭命運而做出的準備嗎?
也是,您可是震古爍今的大英雄呢,怎麼會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呢。所謂的宿命,在您的眼裡,大概也隻是某種可以被打破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