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超越禁忌的未來,重新梳理未來道路,三清盤古之道(二合一)
不過有了一次成功的經驗後。
秦天自信,終有一日,他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創造出真正適合外界天地的六道輪回。
將之鑲嵌到大宇宙之內,從此以後,人不會一世而終,有了期盼,也就有了敬畏。
秦天喃喃自語:“人死之後,尚有靈魂,生前犯過的錯,害過的人,終會來找他們清算。”
“這樣一來,世道也會變好一點吧。”秦天唏噓不已:“至少黑暗動亂,可能會少一些吧。”
至於將黑暗動亂完全消弭,秦天不覺得會成功。
那群至尊隻會說,我生前為皇,死後亦可輪回中稱尊。
大不了再在輪回中掀起黑暗動亂!
不過,秦天估計自己最起碼要抵達仙王巨頭級數,方才有那麼一絲可能,立下真正的輪回。
輪回一道為諸天大禁忌,足以誕生出一尊帝者。
一旦創造真正的輪回,不說直接成就路儘仙帝,但也差不多,破王成帝綽綽有餘。
稍微拓展一下輪回之道,將之擴散至諸天萬界,便可凝聚仙胎,邁出第二步。
仙帝之路,接觸禁忌,成為禁忌!
直到走到禁忌之路的儘頭,方為路儘仙帝!
……
輪回海之靈一道靈魂轉世之後,整個輪回海變得暗淡了不少。
不光是因為真性被帶走了。
還因為,輪回的反噬在秦天看不見的領域,繼續在與輪回海之靈搏殺。
“轟隆隆!”
輪回海麵不斷掀起波瀾,在看不見的領域與劫難對抗,每一次輪回波瀾,每一道力量都足以重創一尊巔峰時期的大帝。
秦天看著那一絲絲波動,危險到了極致,感知已經瘋狂提醒自己要遠離此地。
輪回海隨便掀起的一絲波動就足以將秦天打成渣渣天。
秦天小心翼翼的邁開腳步,足以重創大帝的海水主動分離,為他開辟一道條路。
明明隻是一場極為平淡的畫麵,但在阿彌陀的眼中並非如此。
輪回海遼闊壯麗,無邊無際,浪花在起伏,在破滅,在抵抗輪回劫難。
有海量的時間碎片在流轉,海中有晶瑩的金色骸骨,在沉浮,在蕩漾,無形的波動掀起浪花,漣漪擴散,蕩漾出一顆顆如實質一般的大星。
猶如浩瀚無垠的星海,流轉著混沌氣,浩瀚的海麵如同宇宙之海,承載無量偉力。
這一刻,有無邊仙力,撕裂混沌海,化作四靈神獸,真龍遨遊,玄武拓步,朱雀振翅,白虎開道。
為秦天開辟一條道路,自無量混沌之中,順著阿彌陀佛大帝昔日設立的傳送陣位置,一方通行。
開辟一條虛空之路,讓秦天通過,一念間跨越無量混沌與九天十地,回到原來的位置。
輪回海的意誌很親近秦天,
畢竟是秦天完成六道輪回,助他轉世,雖然仍舊無識亦無智,但本能驅使著它親近秦天。…。。
若非此地被獨斷萬古的意誌封鎖,立於混沌之中。
秦天都想帶著輪回海出去,先去把北鬥的七大禁區給淹沒了。
在這股近乎仙王的偉力下,至尊?一隻手橫推!
什麼生命禁區,什麼古代至尊,都是弟弟中的弟弟。
隻可惜……帶不走這輪回海。
隻能說仙王的偉力對於如今的九天十地來說太過偉岸。
不是脆弱的九天十地可以承受的了的。
仙古已經逝去,又經曆亂古紀元那一場大清算。
如今的九天十地徹底崩碎成星海,
再也無力承擔仙王級數大戰了。
輪回海稍微有一點異動,就足以造成比黑暗動亂恐怖千百倍的影響。
真正打碎九天十地也是有可能的。
仙王可滅界,這從來不是一句比喻,而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仙終於出現了啊!”阿彌陀嘴角含笑,即便是一道烙印,也按耐不住激動的情緒。
哪怕他是覺者,此刻也格外激動:“人世間的大願終於可以完成了!”
秦天搖搖頭:“輪回之後的它,就不再是仙了!”
“隻能算是仙之種子,等它功成圓滿,有足以抵禦這濤濤輪回海的力量與意誌,再與輪回海相合才算是真正的仙。”
阿彌陀嘴角含笑:“如此,也是極好!”
遺願終於了解,讓世間誕生出真仙,如此一來,以往的僧人的犧牲也將不是毫無意義,而是黎明之前的火種,未鑄造六道輪回打下基礎。
“世人期待的仙,終於將要誕生了!”
“這是足以銘記古史的一日!”
阿彌陀抬頭看向虛空,九天十地之影遙不可見。
“仙誕之日!”
阿彌陀印記中含著淚光。
說實話,秦天不怎麼理解阿彌陀的情緒。
大抵是他作為翻書人,眼界稍微高了一些。
仙在他眼裡不過是一個境界,一個未來連抖一抖都做不到的小兵。
所以對仙無感。
不明白遮天人千萬年來的期盼。
在秦天眼中,仙王轉世又如何?
現在蹲在坑裡睡大覺的青帝,身為混沌青蓮仙王的轉世,不一樣位列人道至尊,難以真正超脫。
那可是正兒八經的仙王涅槃身,比轉世還要牛逼幾分,他一直是青蓮仙王,不曾改變。
可不一樣得乖乖的卡在人道至尊之列。
但阿彌陀佛的視角不一樣。
世間是否有人可長生不朽?
世間是否存在真仙?
這兩個問題困擾了無數代人,數個時代,甚至衍生出黑暗動亂,引得諸天動蕩不休,億萬生靈死絕,隻為征詢一個答案。
而今終於被解決,使得阿彌陀佛大帝這一道印記激動的不能自己,烙印都不再穩固。
“既然你完成了輪回!”
阿彌陀佛大帝,嘴角含笑,下定決心:“若你願意,可去須彌山坐蓮座,稱聖佛,執掌須彌!”…。。
既然仙已經出來了,那麼他的備用計劃就不需要了,以阿彌陀佛大帝巔峰戰力去攻打成仙路,帶著一眾信徒舉教飛仙,終究是兵行險招。
如今有了更好的計劃,等待一尊輪回之仙歸來,到那時無論是舉教飛仙,還是傳授成仙之法,化人間為仙域,都比舉教飛仙靠譜多了。
如此一來,須彌山的布置就沒用了,給秦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就當是報酬了。
接著,阿彌陀在秦天手心寫下一個卍字,金燦燦,亮晶晶。
“你將此字拿給帝兵看,他自然會認可你的地位。”
“改日再說吧!”秦天直接回應道。
須彌山上爭鬥可不少,一尊大聖都慘遭鎮壓封印,釋迦摩尼都被逼離須彌山。
如今須彌山上是鬥戰勝佛執掌,秦天有神蠶公主這一棋子,鬥戰聖佛絕對會站在他這邊。
加之有阿彌陀佛大帝的法旨在,紫金降魔杵也會站在他這邊,執掌須彌不成問題。
可不怕明著來妨礙他,就怕有人暗地裡出手。
須彌山延續數十萬年,早已變成大染缸,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爭鬥,即便是有一些靈性的僧人,也會被世俗的規則給限製,無法超脫。
以秦天的實力,一旦踏足須彌山。
到那時,想走想留就不是秦天自己說的算了,會被牢牢束縛在須彌山的“規則”中。
所以,秦天並不打算在這個時候,入住須彌山。
等他這個聖佛,成為真正的聖佛之後,再上須彌也不遲。
秦天遲疑開口道:“那啥,要不你先把阿彌陀佛大帝的經文給我,一時半會我不打算上須彌山。”
阿彌陀佛大帝烙印點點頭,抬起一隻手,綻放耀眼的金光。
“如你所願!”
如你所願!如你所願!如你所願!
秦天耳邊響起玄妙的佛音,鬥大的帝文在識海翻騰,在飛舞,綻放著耀眼的金光。
秦天聽的如癡如醉,這是截然不同的法,有彆於過去他所得的任何帝經妙法。
這是在以另一種視角闡述秘境法,那是佛理,佛法,
一切如夢幻泡影,無論是開辟苦海,亦或是搭建神橋都有所不同,其中蘊含的理解,是佛門的理念。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神橋不再是從命泉中延伸而出,而是一直在腳下,自夢幻中凝結,自虛空中延伸,直達彼岸。
秦天深深陷進入道境,無窮妙音在耳畔響起,恍恍惚惚,仿佛立足虛空,無前無後,自在空靈。
周身流轉萬千毫光,有無量光,智慧光,菩提子串在發揮妙用,讓秦天的智慧靈性大增,
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角相互對比,使得以往種種疑惑,瞬間一掃而空。
之前秦天所學的經文都是以道門的理念去解釋秘境法,
最初的五大秘境修行法來自渡劫天尊,往後的經文,萬變不離其宗,都與渡劫天功有幾分類似。…。。
可以說,一切帝經都源自渡劫天功,它是萬經之母。
作為天尊經文,其中蘊含的理念無疑是貼近道門的。
這也是阿彌陀佛大帝之前,沒有出現過佛門大帝的一個重要原因。
畢竟基礎理念都不同,道與佛始終隔著一線。
佛門修士兼修道法,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彼此衝突,難免會導致境界進步困難,比常人慢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