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禁忌法的雛形,太極圖
秦天默不作聲,什麼道心種魔之法,一下子也沒了心情,看著麵前清澈見底的溪流。
秦天用神力將河裡的一條遊魚擊暈,再以神念為鉤將其“掉”了上來。
然後帶著小囡囡和兩條大魚回到了小家。
再也不打算來這裡釣魚了,晦氣!
……
是夜
小囡囡沉沉睡去,秦天久違的開始正式的修行。
“啃老之道!”秦聖主於此地展現至高大道奧義。
這一道上誕生了無數至高者,什麼天帝,什麼道尊,多的數不勝數。
“掛來!”
開掛之道一出,輪回印再動,夢幻空花,雲夢界再起!
秦天欲要打造一門道心種魔的秘法,種在道胎身上,觀察先天道胎的一切變化,為日後凝聚後天聖體道胎打好基礎。
順便結合自己的智慧與小囡囡的才情,將自身所學的道法梳理一遍。
他學的道法很多,同時也很雜。
光帝經就有接近十部了。
雖然有自創神術,但更多的則是秦天囫圇吞棗學習的帝道殺伐招式。
對其中蘊含的道理不甚了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要知道每一門帝道殺術,都是蘊含古之大帝的智慧,是無上珍寶。
例如先天太虛罡氣,就蘊含昔日虛空大帝對於先天太虛之道的感悟,虛空大帝將那一份感悟實質化,從而推演出先天太虛罡氣。
帝道殺伐大術,已經不算是殺伐之術了,它更像是法,是一種可以輔助修行的法。
殺伐隻是它最微不足道的一點。
先天太虛罡氣這一門神通,每一次使用,都會借助先天太虛之氣,來純化使用者的神力,增強使用者底蘊。
這才是大帝秘法強悍的緣由,也是大帝傳人強大的根本。
而秦天隻會單純的使用,不知道其中蘊含的道與理。
固然很多人都是這樣,但秦天不想繼續這樣下去了。
如今這些雜亂無章的道法,已經成為阻礙秦天前進的障礙了。
他需要將過去所得的道法重新梳理一遍,將不知所以的帝經,儘可能的參悟一遍,從而化作自己所能理解的道理,成為他成長的養分。
然後,再將所有的大道感悟提取出來,從頭到尾拚湊合一,凝聚出自己預想的太上存世之基。
“掛來!”秦天再大喝一聲。
秦天在夢中演化神樹,將菩提子與悟道茶樹印融合演化一株枯榮神樹,提升悟性與智慧。
腦後浮現一輪明淨的寶輪,清明自在,整個人就仿佛徜徉在茫茫的大道法則海洋之中,
“我與小囡囡的智慧才情加起來,超越古今一切大帝!”秦天自信滿滿。
有了小囡囡牌處理器,秦天有信心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析所有帝經,參悟出帝經的部分奧秘。
當然即便是沒有小囡囡,秦天也可以完成,但時間就太長了。…。。
畢竟是帝經,光梳理一遍,估計都得要一兩年的時間。
秦天以輪回印為核心,再度演化六道輪回之影,亙古長存的輪回之理化作大磨,秦天將一身所學皆投入到輪回大磨之中,來磨滅,提取其中的道與理。
六字真言,虛空大手印,先天太虛罡氣,鬥戰聖法,行字秘……
這一切的一切都被秦天投入輪回大磨中,一一磨滅,將其中每一式道法中蘊含的對立之麵的道則提取出來。
陰與陽、天與地、生與死、虛幻與真實、佛性與魔性,溫暖與寒冷,光明與黑暗,創造與毀滅,開辟與混沌……
世間一應相對之理皆自道法中提取出來。
秦天跌坐在枯榮神樹之下:“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五行可為陰陽也,水火相克,火土相對,五行相生相克,太極本無極也。”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這是天地至理,是太極演化,陰陽變遷,亦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螺旋上升的法理,是彼此碰撞的過程,陰陽相生相克,萬物才能“動”起來,世界才有了活性。
秦天抬手,一隻手上至陽至剛之力浮現,如同一輪大日,統禦著他所學過的一應陽之麵,陽、火、太陽、少陽、真實、佛性、生、創造,開辟……
另一隻手,演化至陰至純的一麵,清冷如月光,駕馭著他所學過的陰之一麵,陰、水、太陰、少陰、虛幻、魔性、死,毀滅、混沌……
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僅僅是同時存在便引發大衝突。
讓秦天的元神一震,修行前字秘的元神,都感到一陣刺痛,好像是要被左右手兩側的大道漩渦給撕裂了一樣。
“太陰太陽,孰弱孰強,陰陽共濟,天下稱皇。”
這一句話自太古時代傳頌至今,引得無數天驕走上這一條道路,最終不是入魔,就是身消道隕。
那還隻是單純太陰太陽,而秦天所容納的更多,包含的更廣,欲要以一應對立規則駕馭。
從矛盾中尋找平衡,從對立中構築世界,演化存世之道。
這些道則都是世界內所包含的,既然他們在世界之內共同存在,那就有存在的道理。
如果秦天能夠將這些大道碎片於手上共存,那他的存世之道也就初見雛形了。
秦天推動左右手相合,以大法力將二者熔煉合一,無數光迸發而出,萬千道則一接觸就迸發出最激烈的碰撞,透露出億萬重殺機。
兩種截然不同的道則在迸發威能,相互排斥,產生的可怕反噬,一種難以想象的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