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他們同時看向沒有發言,一心吃飯的徐多藝。
“看我乾什麼?我又辦不了這手續。”徐多藝談笑道。
“這麼大的事,你怎麼還有心思開玩笑呢。”立華十分不滿。
“女大十八變,攔也攔不住,立秋這是想做作曲家呀。”徐多藝不以為意地笑道。
“是戰鬥作曲家,不是靡靡之音。”秋秋搶白了徐多藝一句,她本來就看不慣大哥徐多藝,立青才是她心中崇拜的偶像。
被秋秋這麼一噎,徐多藝搖搖頭,故意轉而對立華說:“你的留蘇同學小蔣先生在辦青年軍,倒不如把秋秋介紹過去。經國他們正需要秋秋這樣的進步學生青年。”
立華確實交友廣泛,和小蔣也是同學,要不是小蔣在劇中沒有出場,估計也得拜倒在楊·瑪麗蘇·立華的石榴裙下。
“我不去青年軍,都是一幫富家紈絝子弟!我要去延安,那裡才是真正的大熔爐。”不出所料,秋秋依舊無比堅持。
飯桌上沒人說話了,楊家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
“哼。”見全家竟沒有一個人支持自己,秋秋生氣地跑回房間去了。
房門關上之後,梅姨焦急地對徐多藝和立華說:“你們得說說秋秋,不能讓她去!”
立華望向徐多藝:“你去跟辦事處打聲招呼吧,他們不批的話,秋秋是去不成的。”
“他們忙著呢,沒工夫理會秋秋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徐多藝夾了一筷子菜,淡淡道。
辦事處那邊因為徐多藝送去的情報正忙得焦頭爛額呢,哪有功夫管一個女學生想去上魯藝的事情。
“什麼意思?”立華不解。
“彆問了,總之秋秋這次,肯定去不成的。”徐多藝一邊吃著,一邊含糊地說道。
見到徐多藝如此氣定神閒,梅姨也放下心來,她知道如果徐多藝插手此事,秋秋肯定是去不成延安的。
立華則是滿腹狐疑地盯著徐多藝看了好一陣,心道不知他們中統又在使什麼壞。
很快,楊家人乃至天下人便知曉了延安那邊發生的變故。
首長明電胡宗南,親自執筆:‘自駕抵洛川,邊境忽呈戰爭景象,道路紛傳,中央將乘國際解散機會,實行剿共。我兄已將河防大軍向西調動,彈糧運輸,絡繹於途,內戰危機,有一觸即發之勢。
當此抗戰艱虞之際,力謀團結,猶恐不及,若遂發動內戰,必致兵連禍結,破壞抗戰團結之大業,而使日寇坐收漁利,陷國家民族於危亡之境,並極大妨礙英美蘇各盟幫之作戰任務……’
看到這封電報,徐多藝直感慨威武,一封明電,可抵百萬雄師。
“一定是情報泄露,造成共黨此般做法。”林桃皺著柳眉分析道。
“泄密是肯定的了。”徐多藝故作沮喪道,不錯,正是在下!
“問題是共黨這對策太過厲害,明著發報給你,一副文房四寶,就抵上了你幾十萬大軍,陷你於不仁不義不尷不尬不知進退之地呀!現在壓力全在校長這邊了。”徐多藝道,首長就是這麼威武。
此時,電話鈴聲響起,楚材急召徐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