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賢之所以可以如此瀟灑,是因為他有足夠的資本在金融市場中,能夠以錢生錢,所以對付他並不是什麼難事。
再加上梁正賢有抱徐家大腿的強烈渴望,徐多藝隻消做個局就能把他的全部身家裝進去。
不過現在並不是對付他的時候,因為徐多藝的公司已經真正步入正軌了,很多事情都等著他處理。
令徐多藝比較意外的是,鵝廠居然主動聯係了他們公司,並且表露出較為強烈的投資意向。
聽了陳少鵬和白曉東的彙報之後,徐多藝方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鵝廠的一位技術大牛發現了徐多藝公司的產品,他覺得這項緩存技術很好,於是便推薦給了公司高層。
鵝廠並非隻做遊戲,不做技術,隻不過水平比阿裡差上一些罷了。
對此,鵝廠一些高層十分苦惱,他們也是對技術有野心的。
徐多藝的產品讓他們眼前一亮,並感覺這是一個提升公司技術實力的好機會。
在聽說徐多藝已經在和阿裡接觸之後,鵝廠便派了一位總監和一位技術負責人趕到滬上,實地考察這個項目。
由於阿裡日後的風波實在太多,在鵝廠拋出橄欖枝之後,徐多藝心中的天平便悄然傾斜。
原因無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鵝廠不光財大氣粗,更是給予了一係列可以寫入合同的保證。
縱觀兩家投資的公司,鵝廠旗下不少都做大做強,阿裡則是投誰誰死。
這和他們的企業文化有很大的關係,阿裡係喜歡掌控一切,不管公司的性質如何,都要遵守阿裡的“鐵則”,所以經常搞出外行指導內行之類的事情來。
鵝廠看似霸道,實則卻給了旗下公司很大程度的自主權,讓公司創始人們可以更加自由地掌控公司。
公司的創始人必然是最為了解這家公司的,與其找一些外人來指指點點,不如讓他自己發揮,這樣才能激發出該公司的全部潛力,把業務做得更上一層樓。
綜合考慮了一下,再加上徐多藝可不想體驗什麼所謂的“破冰文化”,最終他選擇接受鵝廠的注資。
其實以徐多藝對公司的掌控欲,他是不可能接受鵝廠太過霸道的條款的,但是鵝廠方麵的條件確實優厚的有些出人意料。
投資兩千萬美刀,提供鵝廠旗下的各類技術支持,卻隻要百分之十的股權,感覺就像是投著玩玩的送財童子。
陳少鵬和白曉東聽後都震驚得目瞪口呆,大呼不可思議。
鵝廠這份投資協議就算是給徐多藝草創的小公司估值兩億美元,白曉東固然很看好他們的技術,但要說能賣十多億軟妹幣,現階段還是不可能的。
徐多藝倒是明白其中的彎彎繞,因為那位小馬哥親自和他通了一通電話。
鵝廠之所以開出這麼優厚的條件,除了他們確實被徐多藝的技術打動之外,便是看在徐家的麵子上給予的友情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