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戎退兵,北川的士兵一下子輕鬆了下來。蕭雲嫣卻沒閒著。
她一邊抽時間用縫紉機給戰士們加工地羊皮護膝。一邊思索,怎樣讓這些精力旺盛的年輕人,消耗過剩得精力。還要特彆有意義。
以往,沒有戰事了。一些受傷的士兵,領點撫恤銀子,帶著一身傷痛回家了。還有駐守邊關的士兵,除了休息,就是操練,還有大規模狩獵。
官員們,有立大功的,回都城述職,領軍功,回家看望父母親人,還有回家娶媳婦,抓緊時間生孩子。
蕭雲嫣現在要把那些受傷斷胳膊斷腿的士兵組織起來,問他們是願意回家養老,還是選擇留在邊關,做農莊的常駐工人。那裡的待遇特彆好。還有很高的工錢可以拿。
即使做了長工,也可以隨時提出不乾了,回家之前不但結清所有工錢,隻要乾滿一年以上,還有十兩以上的獎勵。一年獎勵十兩,兩年二十兩,以此類推。
具體乾什麼任務,根據他們受傷的情況,具體安排活計。
多了這個選擇,就給退伍的老兵,一個更加從容的生活方式。在家裡,多年未見的親戚朋友,很有可能花光了他們的撫恤銀子,再把他們掃地出門。
蕭雲嫣給他們承諾,無論何時回來,這裡都給他們留機會。到老了,沒有兒女的,莊子裡給養老。
蕭雲嫣在不久前,又從官府手裡買了很多個農莊。這些莊子都是某些遠嫁小姐的嫁妝。
因為,經常發生戰事,也是因為路途遙遠,不好管理。所以,自從羌戎大軍壓境,這裡的土地迅速貶值。能賣出去的都賣了。賣不了的,低價賣給官府。官府再賣給本地願意接手的人家。
蕭雲嫣買地,不僅僅是看重停戰後的通商易貨。更是要留住無家可歸的老兵。邊城要想繁榮,首先得能夠留住人。
蕭雲嫣作為親王妃,她要考慮的事情,就要站在為下屬,為子民著想的高度。
除此之外。還有,她要利用那些士兵的閒暇時間,讓他們搞建設,多拿工錢。
邊城常年地廣人稀,疏於建設。官道,城牆,護城河以及沿河堤壩,城裡的路麵都需要重新翻修。百姓家的房屋也需要重新修葺。很多孤寡老人,孤兒寡母,家裡條件又不好,沒有錢雇人,也無人幫忙。
這些都需要人手。蕭雲嫣與秦方甲商量,能不能在他回京述職期間,請帶兵的將軍將士兵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休息,一部分訓練,還有一部分搞建設?
秦方甲非常感興趣,請她詳細說說自己的想法。蕭雲嫣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之後,秦方甲覺得非常合理。也正好解決了他最苦惱的一個大問題。
增派過來的大軍會陸續撤回原來的駐地。而剩下的十萬士兵,都是18歲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閒暇下來,精力過於旺盛,特彆不好管理。
有些將軍隻能往死裡操練他們。可是這樣做,真的不如蕭雲嫣的提議。
沒有打仗的軍事訓練是純消耗。國家花費大量銀錢財養著軍隊,沒有任何產出,那是非常大的負擔。
士兵本身也沒有什麼軍功收入,隻有每月可憐的一點糧餉。時間久了留不住人。人在軍營心已經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