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每日不是收集各種野菜,水果和海鮮作為食物,就是搞一些建設,完善自己的居住生活條件,或者是撿一些木頭用作引火燒飯之用。
他沒有鍋灶。要想辦法搭起爐灶。在海邊,撿那種扁片狀的岩石當做烤盤,用幾個大的鵝卵石架起來,做成一個簡易的爐灶。將石板放在上麵,
可是,令他無奈的是,在逃跑的過程中,身上的火折子並沒有丟失。隻是已經泡了海水,不能用了。
他也並沒有將火折子扔了,放在太陽下曬了幾天之後,火折子變乾了,裡麵的火種雖然已經沒有了,可是畢竟那是易燃之物。
太子想起了鑽木取火的典故。於是他也采取了這樣的方式。在海島上找到了一些很易燃的乾毛草?將火折子的易燃物也放在上麵。
然後拿了一個粗大德死乾木,在上麵鑽了孔。用匕首削了一根比較長的棍子插在圈,扯緊兩邊的皮帶,帶動木棍反複快速旋轉。
鑽木取火真的需要體力。太子第一天試驗的時候,雖然木棍和木頭之間冒煙了,可是因為沒有彆人幫助他,茅草與木棍有些距離,所以溫度達到燃點,卻沒有人將茅草幫他放到木棍和木頭接觸的地方。當天陰天,氣壓低,也不易燃,筋疲力儘的太子就不再嘗試了。第一次鑽木取火失敗了。
第二天,他將茅草移到鑽木取火的原木旁邊。當他忍住前一天勞動過後肌肉的酸痛,使儘渾身力氣,終於上麵的木棍與麵。這次茅草也冒煙了。可是,因為沒有風,他自己彎腰吹氣的時候,木棍上麵的熱度已經降下去了。他實在是沒有力氣了,第二天又沒成功。
第三日,太陽很好,有微風。他選擇在向陽的地方,再次鑽木取火。這次,當轉動的木棍和。再加上火折子上麵的易燃物品。微風拂過,在太陽光的助力下,一個微弱的火苗竟然燃起來了,他看不太清晰,因為光線下的火光不那麼明顯。
看著漸漸變成灰燼的茅草,他才反應過來,竟然成功了。忍住內心的萬分激動,太子馬上將旁邊準備好的一堆茅草慢慢的向裡麵添加。然後是細樹枝。火燃起來了,最後放了幾根大木材。
從此,太子每日可以吃到烤熟的海鮮了。日子也沒那麼難過了。到了夜裡也可以取暖。
為了保證下雨的時候或者是刮海風的時候,這個難得的火種能夠保留。他又去四處找石頭,準備搭起一個密閉性好一些的大灶台。
扣上巨大的石板。風雨是吹不進去的。以進入。當暴風雨過後,裡麵的木炭還是火紅的,添一些乾燥易燃的茅草,就可以繼續燃燒了。
為了一直有乾的木材,每當天晴的時候,他就會在海灘的沙石上晾曬砍割下來的木材,以及死去的樹木。
曬乾之後,碼放成一堆,上麵蓋上厚厚的茅草,避免下雨將木材淋濕。
太子雖然在海島上非常孤獨。可是每日為了生存忙忙碌碌,竟然也漸漸地就習慣了。
島上有很多動物,卻沒有大型猛獸,都是小型的動物。比如:野兔、野雞、海鴨子、海鷗,還有其它各種叫不出名字的鳥類。
唯一對他的生存有威脅就是巨大的蟒蛇。他見過最粗的蟒蛇竟然像馬車的車軲轆一樣粗。十丈也就是一百尺那麼長。巨大的蟒蛇頭像一個巨大的水缸那麼大。就是眼睛也比大鴕鳥蛋還大。他沒看到過巨蟒張口。估計吞下一個活人那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除了蟒蛇之外,其他動物都沒有攻擊性。所以太子也不會打擾它們自由自在的生活。隻是經常去。野雞,海鴨和鳥類那裡,找幾顆還沒有孵化的蛋,補充一下營養物質。每日隻吃海鮮和野菜,他也覺得很膩歪。
說來奇怪,那幾條大蟒蛇從來沒有對他進行過任何攻擊。還時常跑到他的周圍轉一圈,非常安靜的看著他乾活。
有的時候,太子會發現島上的樹木經常會攔腰折斷。或者是連根拔起。可是島上既沒有發生雷電,也沒有發生暴風雨。
經過。一個月的觀察,太子才發現,那些樹木是這些巨蟒用力撞擊纏繞弄倒的。然後它們就走了,並沒有對樹木進下一步的動作。
這些樹木的樹冠和樹皮,就成了太子日常生活做飯的材料。粗大的樹乾,他會留著用作搭建更堅固的房子。
太子在島上安頓下來以後,又搞了不少建設,如今他的住宿條件已經非常不錯了。
每日黑蛟龍的到來,已經被他無視了。原本害怕黑蛟龍進來,後來發現,不但黑蛟龍進不來,自己也不能遊太遠。他
自己做了木筏,隻能在離岸邊一海裡遠的範圍內捕魚撈蝦,再遠的地方根本就出不去。
太子曾經禱告過,求天神讓他回家,趁著黑蛟龍不在的時候,他可以離開這裡,向自己的國家滑動木筏。
可是布置這個法陣的神仙根本就沒搭理他。他也隻能乖乖的在這裡等待奇跡的發生。
黑蛟龍在他的麵前,苦口婆心地勸說,用美貌和裸露的身體勾引,用殺了太子全家這樣的可能恐嚇,用金錢財富地位引誘,用讓他在此孤獨終老這樣的可能威脅,使儘了辦法,就是希望他能夠接受自己,與他結成夫妻。
然而,太子就是不理睬她。人與妖怎麼能結為夫妻?
他一想到,半夜睡睡覺,突然感覺自己身邊躺著一個冰涼濕滑的龍,將他纏繞,他就渾身起雞皮疙瘩。
如果真的像手下說得那樣,再生一堆小龍蛋,那他可怎麼麵對父母親人呀?跨越物種的愛戀,這個太令他難以接受了。所以,他就從來都沒給黑蛟龍什麼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