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篩選,留下的都是能夠忠心耿耿的為朝廷,為百姓做事的好官。
被貶職流放甚至砍頭的,都是曾經隱藏在眾多忠臣當中的奸佞之臣。壞事也沒少做,如今正好惡有惡報了!
可以說,蘭域王朝是因禍得福。不經曆這一場政治浩劫。誰也不會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忠臣?誰是佞臣?經曆這次大清洗,從上至下的官員們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還有一些地方官員,特彆是縣令和縣丞,空缺的職務比較多。
蕭雲嫣和厲墨涵,建議從那些一直被閒置的候選科舉進士和舉人當中,挑選出年輕力有為,勤勞勇敢,有責任心,三觀非常正的年輕人充當基層官員。
年輕的官員就要到基層當中去鍛煉。隻有真正了解百姓的疾苦。知道百姓每天真正關心什麼?需要什麼?他們要助幫百姓解決什麼問題?這些基礎打好了,才能做好百姓的父母官。
隻有踏踏實實為百姓做事的官員,才有資格晉升。而不是考完進士之後直接做高官。
沒有實踐基礎的官員,製定出來的政策也是空中樓閣,並不實際。誇誇其談的完美政策,實施起來確是漏洞百出。
禦龍太子接受了這個建議,他也覺得非常好。因為原來蘭域王朝的吏製比較落後。沿用的是科舉製度。經過科舉考試,由成績決定當哪一級彆的官員。特彆是拜了名師的進士,更能得到照顧。
尤其是那些貴族子弟或者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更有機會獲得清閒有實權的職務。從百姓裡麵考出來的進士,因為沒有背景,所以一般乾的都是辛苦,沒有實權的職務。
長期的這種吏製缺陷,導致了蘭域王朝的官員分成了兩派。一種是百姓出身的實乾派。一種是世家出身的學術派。
兩個派彆的官員互相看不起對方。因為實乾派多在基層。而學術派大部分都在中層或者是高層。層級之間出現了政治立場的嚴重分歧。
所以,朝廷製定的政策以學術派觀點為主要參考依據。到策。根本就實施不通。
太上皇當政治時,他還能調和兩派之間的矛盾。然而,這種矛盾隻是暫時緩和。到了新朝,所有的官員已經不再互相溝通,而是各執己見。
最後,能幫助新皇斂財的,就會加官進爵。
為百姓著想,不想勞民傷財,不想用沉重的搖役和賦稅苛待百姓的官員,幾乎都被貶職或者是流放了。
因此,新朝的政治矛盾非常明顯,也是最終導致新朝隻有三年壽命的關鍵原因。
如果,二皇子登基之後能夠勵精圖治,將老皇上在位時的各種矛盾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即使是禦龍太子回來了,深得民心的二皇子,也不會在頃刻間就眾叛親離了。
就是因為他的不作為,甚至是讓那種矛盾雪上加霜,才最終導致了他在位時間如此短暫。
蕭雲嫣和厲墨涵是外來人,並不能深入了解這些深層次的問題。
黑蛟龍,她是一條龍,並不是真正的人類。掌管水族的時候也不會用人類的思想。所以她很少提出自己的意見。
他們作為外人,並不會主動幫助禦龍太子想到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