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女工上崗,既有利於內部穩定,也是無家可歸女子的退路(1 / 2)

蕭雲嫣命人先將這些婦女們各自男人所在的崗位調查清楚之後。確定她們可能做的工種以及工資待遇,做了一個詳細的方案以後,第二天公布於眾。

不僅僅是那幾十位婦,女整個封地的婦女們都可以考慮外出務工的問題。

如果人數眾多,那就需要從中篩選更適合的人選,分期分批送到各個地方。也不能讓封地一起離開過多的年輕男人和女人。隻剩下留守的兒童和老人們。

告示一經貼出,三天之後,陸續有人來報名。報名的時間截止到第十天。一共有587名婦女,征得老人和孩子們的同意,高高興興的來報名。

負責招工的管事將這些婦女分工種安排到各個作坊和加工廠,接受技能訓練。

培訓期為期一個月。每十天考核一次,如果成績好進行下一期培訓,如果成績不好。再給一次機會。

第二期仍舊考核不通過,實在是手太笨,接受不了這樣技能培訓的,隻能回家繼續務農了。

按計劃一個月之後,這些婦女們會被送到各個丈夫所在的地方。夫妻倆一同在當地做工。

當然,這樣的招聘不止一輪,第二輪招工計劃在第二個月月末繼續進行。

因為第一批婦女被送到丈夫身邊一起做工。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而且工錢很高。做的工作也並沒有那麼難。就是平時培訓做的那些工序。紛紛寫信回家,告訴親戚和交好的鄰裡。又有很多婦女也想出去務工。

第二期招工的時候,又有758人報名外出務工。這些人過了半個月,同樣是往回寫信向家裡報平安。

訴說與自家男人在外麵一起做工,輕輕鬆鬆賺兩份工錢。吃住都不用愁,作坊安排的非常好。比在家裡的條件要好的太多了。

其他猶豫不決的女人們也都想要外出務工。

第三期也就是最後一期,竟然收上來1516人。三期招工計劃結束之後,半年之內應該不會再有女性的務工人員被送到各地。

有了女性的加入,外出務工人員的情緒穩定性變得比以前好了很多。

而且,封地的女性們都非常勤勞。同一個作坊男人們平時不擅長做的事情,他們在閒暇的時間就幫著一起做了。比如縫縫補補,拆洗被子。

當然,這些男人們也不會免費讓人家照顧。不是給人家夫妻送點小禮物,就是給工錢。

總之,有了女性的加入,蕭雲嫣和厲墨涵夫妻倆大肆擴張事業版圖的時候,人員緊缺問題竟然輕鬆被解決了。

因為夫妻可以同去一個地方務工,所以封地裡還有很多人報名要去外出務工。人員儲備十分充足。

現在形成一種人員流動趨勢,就是周邊經濟不太好的州府,活不下去的農民都向封地遷徙。在封地裡。接受各種技能培訓之後,又都報名,要去外出務工。還不等待官府公布的下一次招工計劃,提前報名排號的夫妻,就已經有八百多對了。

這樣的模式漸漸被其他州府和國家看到了。

對於各個工坊當地人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思想衝擊。女人守家在地,照顧一家老小,卻被認為是男人養家,女人是依附於男人生活。這是最普遍的想法。

可是,當親眼看到工坊裡的怪現象,那種原來固有的思想。都發生了變化。

人家夫妻倆輕輕鬆鬆的一起做工,賺著雙份的工錢,家裡老小也有人照顧。日子過的很幸福快樂。女性不必看男人臉色生活,男人也不敢給女人難看的臉色。夫妻之間平等相處,和和睦睦。

這樣的怪現象,無論是對封地的其他的家庭,對北川王國其他周府的百姓家庭,以及對其他國家的百姓家庭,都有了一些微妙的影響。

原本人們的意識中認為,女人是弱的,必須依附於男人才能生活。即使女人在家裡做著特彆繁重的家務。,比男人可能還要更勞累,卻從來沒有被人認為他她們是自己在養活自己。

而工坊裡的這些女性技師們。真的是以自己的雙手在攥著與男人差不太多的工錢。就是自己在養活自己。

因此,那些在家裡受到家庭虐待和鄙視的女人們,也都動了心思,在吵架的時候再也不是唯唯諾諾的樣子。

每當公公婆婆和男人們說她們靠男人養的時候,這些女人們經常會回嘴說:“既然你們嫌棄我吃白飯,那我就不做家裡的家務,去工坊找一份差事,同樣可以賺錢養活自己和孩子。”

如果在以前,女人這樣的說法,會讓人笑掉大牙。女人上哪裡去賺錢養家?

可是,現在誰也不會再說這樣的話了。確實就在身邊,有這樣的工坊,男人女人都可以在裡麵工作。賺的工錢相差不大。

差距隻在於,做體力活的工人要賺的多一些,做輕省活計的工人賺的要少一些。

而技術熟練的技師即使不動多大力氣,賺的卻更多。女技師同樣賺得多的大有人在。甚至每個月可以賺到六十多兩銀子。在彆人的眼中,這都是天方夜譚。可是現實當中,就在眼前,已經真實發生了。

在潛移默化中,女性的地位悄悄發生了變化。蕭雲嫣什麼都沒做,隻是給那些想要出來務工的女人們一個機會。人們的意識就像一壇發酵的白酒一樣,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蕭雲嫣後來接受了無數女人們的感謝,可是她真的認為應該感謝的不是她,而是應該感謝當初那幾十位為命運抗爭的婦女。是她們有了不服輸的意識。隻不過她們是幸運的,因為遇見了她。

後麵這些女人的命運得到改善,也是因為她們自己抓住了機遇。

同樣的機遇擺在麵前,有一些懦弱的人永遠都在觀望。而這些抓住機遇的女人。首先,脫離了傳統觀念的束縛。為自己賺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錢,也贏得了家庭地位。

這樣的結果令蕭雲嫣十分欣慰。她隻做了她能做的事情。其餘的隻能看參與這件事情的所有人,共同的作用的效果。

那個當初代表其他婦女向她提出意見的小媳婦。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女性員工的片區主管。

她負責那個國家所有工坊裡女性技師的管理。從封地出去的務工者,都是做技術或者是管理工作。

普通的工人和學徒都是從當地招上來的。因此,當地的女人們也有機會出來務工。隻不過賺的工錢要低一些。當地的男人女人都有機會到蕭雲嫣他們設立的加工作坊,加工廠以及店鋪裡,尋找一份工作。

在此期間,蕭雲嫣了解到,很多在家庭裡受到虐待的女人們,原本是因為沒有活路,都不想活了。

可是在生死關頭,決定與丈夫和離。有的隻得到了一張休書。

如果是在過去,得到休書的女人幾乎是沒有活路的。娘家不願意收留,其他男人也不願意找被休棄的女人當媳婦。

因為有了蕭雲嫣名下的工廠和作坊,這些拿到休書的女人反而等於獲得了自由。馬上背著小包袱拿兩件衣服,扭頭就去當地的工廠和作坊報名找活乾。

往往這樣的女人都是在家庭裡非常勤勞卻不受待見的,因此做起工來非常拚命。

蕭雲嫣曾經對各地的主管們說過一個不算規定的規定,如果有和離或者是被休棄的女人前來投奔,無論他們的手藝是否過關?都要給機會,讓他們有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