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哈迪斯領百姓賣魚乾改善生活。雙方士兵為下次攻城備戰(1 / 2)

小王子哈迪斯是知道這樣的小路。原來他對這些走私的商人既不舉報,也不鼓勵。

畢竟是小商小販,為了生活鋌而走險。他也是睜一眼閉一眼。而此次,他為了幫助百姓們躲過官府的掠奪,所以啟用了這條貿易的小路。

他們與蘭域王朝的商人們約定,在邊境一處隱秘的樹林交易之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國家,並不會被外人知道。

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也是沿用這樣的方法,偷偷地不經過正常的邊境,躲過官府的眼線。百姓們賺的銀子要比往常高出去兩倍不止。

努比亞這個小國的百姓,因為有哈迪斯王子的幫助,通過自己的勤勞在戰爭中。竟然賺了比平時更多的銀子和糧食。

哈迪斯王子叮囑他們,現在他們獲得的這些財富一定要守口如瓶,偷偷地藏起來。如果被官府發現,他也幫不了他們。

可是,這樣的事情想保密也不會長久。所以哈迪斯讓百姓們做好準備。

將大頭的銀兩埋起來,手裡留一些散碎的銀子。一旦他們的貿易被官府發現,想要搜查家中。要讓官府的官員搜查到一些銀錢。這樣他們才不會認為百姓們故意欺瞞,反而進行更嚴格的搜查。

努比亞的情況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百姓們沒那麼困苦了。

其他國家的百姓們卻沒有那麼幸運。收益越來越少了,百姓們卻要負擔越來越多多的邊關軍糧和其他物資供應。

苦不堪言的百姓們造反的心態越來越強烈。已經有的地方開始小範圍地集體抗議,拒不交出他們手中僅有的糧食和儲備食物。

那些負責征集物資的官員們,日子也不好過。

原本那是個肥差。懦弱的百姓們被他們吆五喝六嚇得像老鼠見了貓。沒有主動交出食物的百姓,有的時候還會挨上他們兩皮鞭,威脅他們,不交糧食,就去做苦力。被逼無奈之下,百姓們隻能交出手裡的食物。

現在,負責食物征集官員們三番五次地去催繳物資。百姓們累死累活地找食物,仍舊是朝不保夕。

麵臨一家老小要餓死的領地,原本懦弱的百姓們突然變得強硬起來。他們認為,反正都是死,還不如集體團結起來,與官府做鬥爭。

官員們去催繳食物,不但拿不到食物,還很有可能被一群手持鐵鍬,糞叉的百姓們,一頓圍追堵截,一不小心身上就會掛彩。

這樣的情形,他們報告給了主戰派的官員邊疆的。駐軍將領也知道,國內的形勢越來越不好。這場戰爭如果不能馬上取得巨大的進展。他們也許要被迫撤軍,返回國內鎮壓國內的動亂。

四國的將領們湊在一起開會研究下一步該如何應對。最後大家決定,再堅持一段時間。不過,要改變一下戰略戰術。

四小國的聯軍經過幾次強攻。耗費了巨大人力和物力。卻沒有得到什麼進展。士氣逐漸衰落。

四個小國的帶兵將軍們和主戰派官員們,並不打算就此放棄攻擊。

他們知道強攻已經沒有任何效果,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他們四國的聯軍也傷亡慘重,物資耗費巨大。

四國聯軍的指揮官們輪流都上過戰場,可是並沒有誰的指揮取得明顯的勝利。

這樣強攻自身損耗太大,他們決定放棄。他們想到的還是火攻,他們用射火箭這樣的方法,企圖將城樓燒毀。

可是城牆上早已做了準備,為了預防火攻。士兵們將所有百姓家裡的大水缸都灌滿。隻要哪裡起火,當時滅火。所以,火箭雖然能夠射到城內,卻起不到火燒城樓的效果。

四國指揮官也沒有什麼其它好方法了。火攻是唯一能夠對城內造成損傷,又令守城士兵忙得焦頭爛額的進攻方式。

四國指揮官決定在箭矢的頭部,增加燃料的用量。如果用不容易被水撲滅的燃料放在箭矢上,同時幾百名射手一起向城內射箭,進而城內各處都著起火來,恐怕百姓家的水缸也不一定能夠起到滅火的作用。

不過這有一個要求,就是有足夠的箭矢。四個小國的本身冶鐵技術十分落後,所以用鐵製箭頭的重箭在他那裡是很難找到的,木劍和竹劍居多。

竹箭不必說,造價低廉。隻需將竹竿削尖裝上羽毛就可以了。可是竹子的箭矢重量比較輕,不適合遠程攻擊,更不適合用重弓射箭。

木質的箭矢相對來說重量要重一些,勉強可以用作遠程攻擊。

兵器營的工匠們,沒日沒夜的製作箭矢,一次火箭攻擊至少需要兩千支羽箭。如果要起到將城池變成火海的效果,那就是五千支箭矢起步。

前期他們射進城裡的羽箭已經燒光了箭尖,但是箭身還是好的。城內的士兵將這些羽箭收集起來,重新將箭頭削尖,當做武器回擊城下的士兵。

為了確保這一次火攻的成功。四個小國的兵器營沒日沒夜地趕工。三天內一共製作了六千支羽箭,四國挑選力量大,射程遠的弓箭手,在城池的不同方向,同時向城內射箭。

前期的羽箭在還未點燃建築物的時候,確實被士兵們用水撲滅了。可是,此次火箭的數量太多了,而且箭尖上用了浸泡動物油脂的麻布纏繞,燃燒的時間很長,燃燒效果更好。如果不能及時滅火,對於木質結構的房屋來說,是十分危險的攻擊。

當六千支火箭射出三千多支的時候,城內的士兵就已經沒有水用了。隻能用農戶的掃帚沾了水,撲打著火的地方。

可是後續的箭矢仍舊瘋狂的向城內射進來。即使城內的士兵十分多,可是一邊要躲避著火的箭矢射到身上,一邊還要救火,真是既危險又勞累。

好在城牆高大,即使箭矢越過了城牆,被門樓遮擋,也大部分都是在城門附近。

不過還有一部分是用重弓搭配粗木長杆的羽箭射進來的,射得更高更遠有一部分越過城門樓,射到了農戶的房屋上麵。士兵們隻能向百姓的房頂潑水。水沒有了就順著梯子爬上去滅火。

幸虧有的地方已經被水潑的很潮濕了,所以即使著火的箭矢落下來,也不會馬上造成迅速燃燒。

因此,城內的士兵還是勉強可以應付,這樣讓人焦頭爛額的場景。

可是隨著後來箭矢越射越多,著火的地方越來越多。這邊撲滅了,那邊又著起來。爬上爬下,疲於奔命的士兵們,累得爬梯子的時候腿都是抖的。胳膊掄掃帚的時候酸痛無比。

可是,士兵們還是咬著牙挺著。一旦火勢著起來,就會連片。現在正是有風的時候,雖然風力不大,可是火借風勢著的會非常快。

因此,士兵們即使拚儘全力,也要將這場火攻徹底熄滅。

六千支火箭射完了,城內的士兵也累得筋疲力竭。城內多處著火,卻沒有真正著起來,撲滅及時。

隻是將木製的門窗燒的黢黑。窗紙燒壞了,木窗棱卻沒燒起來。

四國的指揮官。看著這樣的攻擊效果。總結出一個結論,這次還是見識有些少。射箭的。冰室不夠多,如果有足夠的見識,有更多的弓箭手,同時向城內射箭。蘭玉王朝的士兵就無法及時滅火了,自然也就起到了火燒城池的作用。

另外,他們想出火攻城內和火燒城門同時進行,效果會更好。

城門是硬木質的,不會輕易燒毀。可是如果守城士兵們疲於應對城內的火災,而沒有足夠的水源向城門澆水。在城門外加上柴火,澆上油脂,隻要將城門燒壞,他們就可以長驅直入。

在城內,聯軍與守城的士兵在城內巷戰,隻要兵力足。夠攻下城池是早晚的事。

四個小國又偃旗息鼓,全員參與製作箭矢,。僅僅是兵器營的工匠們在做箭矢。士兵們也幫忙。

他們這次要準備一萬五千支羽箭。他們就不信,這麼多支羽箭帶著燃燒的易燃物,還能被守城的士兵撲滅。

第二輪火箭強攻又要開始了。四國在加緊製作箭矢的時候,城內也在加緊儲備水,以及撲滅火源的工具。

上次準備得有些匆忙,也沒有經驗,同時對付那麼多著火點,這一次吸取上次的教訓和經驗。士兵們做好更多的準備。

人員上也重新做了部署。將城內分成片區,一隊士兵負責一兩棟建築。除了百姓家的大水缸被灌滿之外,士兵利用這三天,向城內運了很多黃土。

每個建築物周圍堆了不少黃土。目的是,一旦水用光了,城內井水打不上來水,附近的河流有。離得太遠,不能及時供應水源的時候,可以用土來撲滅燃燒的火源。

在挖土的過程中,守城士兵們儘量選用河邊的沙土。沙土細膩鬆散,滅火的效果好,另外將來清理的時候也相對容易。

為了保護河床的高度,他們沒有采取直接在岸邊乾土地平挖的方法,而是將一段原本又窄又彎的河道加寬。如此一來,一舉兩得,既不破害河岸,也不會破壞農田。同時將一處容易淤堵的河岸加寬。有利於改善洪澇期的時候,河流的疏泄功能。

士兵們先將岸邊的沙土運到平地上平鋪,用陽光曬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