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黃景勝帶著他的人,拿出準備好的紅布條,纏到每個人的左臂上。
李中易站在用大木板搭起來的台子上,當眾示範了幾個以前讀大學時,軍訓的動作。
其實,由於年代久遠,李中易的動作,多有變形之處。沒辦法,就他一個人懂這些,勉強將就吧。
“這邊是左,另一邊是右。”
‘錯了,拖出去,打三棍。”
李中易發覺,根本沒辦法和這些士兵講道理,講也白講,簡直是對牛彈琴,索性祭出簡單粗暴的懲罰。
黃景勝領著他那隊人,手持軍棍,虎視眈眈地盯著訓練中的士兵。隻要發現動作嚴重走樣的,就揪出來,打三棍,再放回隊列繼續訓練。
當天的訓練結束時,李中易非常遺憾的發現,能夠分清楚左右,動作學得有些樣子的士兵,隻有區區八個而已。
萬事開頭難,畢竟還有八個聰明的嘛,李中易一邊安慰自己,一邊大聲說:“你們看那邊。”
眾人不約而同地扭頭,看向李中易手指的方向,卻見,那邊的空地上,架了幾口大鍋,廚師們正在忙活著今天的晚餐。
熱氣騰騰的白米飯,香氣襲人的羊肉燉蘿卜,青油油的韭菜炒雞蛋,油水十足的羊肉白菘湯,看著就有食欲的羊肉末蒸竽頭。
“咕嘟咕嘟……”有人的肚子,咕咕亂叫,正在狂咽口水。
李中易暗暗有些得意,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一聲令下,今天訓練合格的八個人,享受大餐,敞開肚皮隨便吃。
其餘的人,繼續吃黃黍飯,咽醃蘿卜佐餐。
不患貧,唯患不均,這可是中國幾千年沒什麼大變化的,具有普遍性的思維模式。
隻有,拉開了差距,才能促使人為了改善生活,努力拚命。
開飯的時候,李中易故意拉著那八個人,和他共一個桌子進餐。
其餘的人,隻能端著破了口的粗瓷碗,蹲在地上,眼巴巴地望著他們大快朵頤,胡吃海塞。
不料,半夜的時候,這八個人無一例外,上吐下瀉,折騰得昏天黑地。
李中易這才意識到,他疏忽了一個大問題:一直吃素的人,麵對肉食的時候,不能敞開來暴飲暴食。
好在,李中易自己就是頂兒尖的名醫,救護營裡又有的是藥材,開出止泄和止吐的藥,熬了藥湯,給這八個人喝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想吃肉,想過上好日子的欲望,是抑製不住滴。
第二天,吃午飯的時候,已經有十七個人達到了訓練標準,不僅分清了左右,而且也學會了用腳後跟,原地轉向。
七天之後,所有人都學會了第一階段的動作,隊列也在軍棍的威脅之下,漸漸的排成了直線。
“向左轉……”
“向右轉……”
“起步走……”
“立正,稍息……立正,稍息……”
雖然轉向的時候,隊列很容易變成扭曲的斜線,不過,李中易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過了半個月後,李中易開始琢磨著,下一步的訓練。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腳功不行,逃命都比彆人慢,那就徹底悲劇了。
時間已進六月,根據前方的軍報,周軍到達鳳祥府(今寶雞市鳳祥縣)之後,居然詭異的並沒有馬上出兵。
李中易心想,多一點準備的時間,就多一分活的機會。
郭懷的這個都,被一分為二,他領著手下的弓駑兵,按照一管九的比例,去挑選合適的鄉兵弓手。
剩下的普通步兵,就全部編入了李中易自己率領的步軍,同樣是一個見過血的老兵,帶領九名菜鳥鄉兵。
李中易怕惹來麻煩,並沒有改變蜀國固有軍製的編成。這支兩千六百多人的隊伍,被他分為五個營,每營轄五都共500人,每都轄兩隊共100人,每隊50人,隊下有五火十伍,每伍5個人。
剩下的一百多人,加上黃景勝帶領的50人,被李中易當作旗鼓官,進行單獨的訓練。
在李中易的訓練過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居然是郭懷。他的部下,即使以前是個普通的小兵,如今混得最差的也是個火長。
雖然帶領的並不是正規官軍,而是名聲一向不好的團結鄉兵,但火長有十個手下,卻也是實打實的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