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未雨綢繆,不得不多長幾個心眼,免得轄區的老百姓,被黨項人搶個精光大吉。
“本州有多少兵馬?”李中易也不想剛上任,就讓謝金龍下不來台,主動轉移了話題,反正他也沒有指望這個姓謝。
“回使君的話,本州一共有禁軍三千人,廂軍一千多人。”謝金龍對於自己的部下,倒是比較熟悉,張嘴就做了回答,隻是,說的全是大概的數字,沒有一個是準數。
李中易也是帶兵之人,心裡自然明白,按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邏輯,這年頭,幾乎就沒有不吃空餉,不喝兵血的將領。
謝金龍所言的三千禁軍,隻可能存在於紙麵上,實際的士兵數目,很可能不到七成,甚至不到五成。
至於已經平民化的本州廂軍,裡頭的貓膩就更多了,表麵上的一千人,恐怕有個兩三成,就足以令李中易感到滿意了。
臨來靈州的路上,李中易已經和老部下們,反反複複的斟酌過,必須另起爐灶,花幾個月的時間,重建一支新軍。
老的朔方軍的軍號,早已名存實亡,以老河池鄉軍作為骨乾力量,暗中進行擴充,的確是個可行的方案。
所以,謝金龍的部下,究竟有多少,戰鬥力如何,李中易實際上是不怎麼在乎的。
隻要謝金龍不投靠黨項人,他的兵能夠守住靈州城,李中易也沒有太多的要求。
閒聊了一個多時辰之後,彆駕周合誠借口李中易遠來辛苦,一路鞍馬勞頓,主動提出告辭。
周合誠雖然手無實權,畢竟身份在這裡,他開口要走,孫子楓、楊正高和謝金龍也就不方便繼續留下來,大家紛紛跟著告辭。
李中易站起身子,轉身進了後院,剛繞過屏風,迎麵就見左子光含笑相迎。
“將明,你都聽見了吧?何以教我?”李中易心知左子光這個膽大包天的家夥,在後頭聽了壁角。
由於四周都是李中易的親信牙兵把守著,左子光說話也沒了顧忌,他歎息道:“希望很大,難度不小。我剛才聽人說,在這靈州城內,咱們漢人私下裡見了蕃部的族長或是長老,都要彎腰行禮。”
“這……豈有此理!”李中易覺得頗有些匪夷所思,如果真的是這個樣子,那麼,靈州還是大周朝的靈州麼?
李中易聯想到,後來的西夏拿下靈州後,在附近的懷遠縣城,修建起了西夏的國都興慶府,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拓拔家在此地,早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啊!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對於異族,除了同化之,彆無好的辦法,這是天朝上下幾千年曆史長河,經過實踐檢驗過的道理。
“將明,不要急,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李中易見郭懷來了,就叮囑說,“咱們漢家軍隊,必須替漢家的兒郎撐腰,你馬上派出五百人,以什為單位,沿街展開巡邏。不管是誰,膽敢武力拒捕的,一律格殺勿論。”
“喏。”郭懷大聲重複道,“膽敢武力拒捕者,一律格殺勿論。”
“老師,咱們剛來就這麼做,不怕打草驚蛇麼?”等郭懷走了之後,左子光有些擔憂的望著李中易。
李中易翹起嘴角,微微一笑,說:“如果本州的漢民多,我倒不需要這麼做。可問題是,漢民本就少,私下裡又被蕃族所欺壓,本使不給大漢的兒郎撐腰,隻會讓大家更加寒心,更不團結。”
左子光仔細一想,不由拍手稱快,笑道:“秦滅六國之策,分而治之。”
李中易心想,這個左將明果然精明,顯然已經看穿了他的意圖。
沒錯,漢人雖少,可是,如果漢人團結了起來,卻比本州內的任何一部蕃族的人數都要多得多。
同時與本州境內的蕃族為敵,這種腦殘的行為,李中易不屑為之。
毛太祖當年將統一戰線,玩到出神入化的程度,確實令人十分佩服。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拉一派,打一派,摻沙子,挖牆角,打棍子,扔石頭,這些出自於毛太祖之口的名言,經過李中易爺爺的反複念叨,他已經到了耳熟能詳的程度。
“嗬嗬,我初來乍到,就扔了塊石頭下去,將明啊,收獲會如何?”李中易笑眯眯的望著左子光。
左子光輕甩袍袖,說:“一石恐怕要激起千層浪啊!”
李中易哈哈一笑,說:“某家一直有個願望,重建天朝之安西大都護府!”(請搜索,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