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黨項帶路黨(1 / 2)

逍遙侯 大司空 5463 字 10個月前

仁多貴悄悄的走了之後,左子光扭頭望著李中易,笑道:“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呢。”

李中易微微一笑,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擋人家的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左子光點點頭,說:“黨項人多於咱們漢人,隻要不讓他們聯起手來,合而謀我,則大事底定。”

李中易搖了搖頭,說:“不能小看了黨項人,咱們要多想幾層,做最壞的打算,才能夠遊刃有餘。”

左子光點著頭,說:“最麻煩的是糧食不足,如果靈州亂了,糧食就更是難以運進來了。”

“陛下是英主,這一層不可能想不到的,咱們隻需要做好接應的工作便可。”李中易心裡有數,朝廷為了北伐,已經囤積了多少糧食。

靈州處於大周西北部最邊陲的位置,經過漢人千餘年的糧食種植,土地的肥力大大減少。

自秦漢以來,關內道的糧食產量每況愈下,以至於,可供養的人數急劇下降。

唐亡之後,五代諸國無一例外,都拋棄了長安,而把國都立於開封或是晉陽(太原)。關內的糧食產量不濟,再加上糧食轉運路途遙遠,異常艱難,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開封的四麵都是平原,除了黃河之外,完全無險可守。隻不過,從經濟上來說,江淮地區的糧食,經過大運河轉運過來。卻十分方便。

據史料記載,北宋建立之後,趙匡胤好幾次都想遷都至西京洛陽。卻被趙光義這個二貨,用一句“江山在德不在險”給勸阻了。

單從地理形勢來說,洛陽地形險要,西依秦嶺,東望嵩嶽,北有邙山屏障,南對龍門伊闕。洛水自西向東橫貫全城。依山傍水,冬暖夏涼。

洛陽在軍事上進可攻,退可守。又背靠著荊湖的腹地,其實比開封更適合當作一國之都。

尤其是,在燕雲十六州沒有重新收歸中土的情況下,趙匡胤的遷都想法。無疑是明智的。

隻是。趙光義當時是開封尹,處於明麵上的皇太弟的位置,他擔心動搖權力的根基,這才極力反對。

靈州的土地不僅肥力不夠,而且由於棄耕的農民越來越多,土地荒漠化的趨勢,日益嚴重。

所以,柴榮授予了李中易靈州方麵的全權。而不擔心他另立山頭,就是考慮到。靈州的糧食必須靠中原地區轉運。

所以,到了靈州之後,擺在李中易麵前最大的問題是,怎樣養活整個靈州十餘萬張嘴巴的問題,而不是一般意義的軍事問題。

西夏能夠立國,主要靠的是河套地區的地力很肥,沃野千裡,這個評價很中肯。

柴榮也是算準了,李中易要想在靈州立足,就必須拿下黨項人的四州之地,而不可能朝東發展。

不過,柴榮終究還是算漏了一點,李中易雖然不懂怎麼種莊稼,可是,他這個科班出身的兩世名醫,卻十分清楚,土地的肥力來源。

這個時代不可能有花肥的概念,大多數農民也不懂得怎樣精耕細作,雖然不是刀耕火種的年月了,可是,農民們對於肥料的認識,還異常之粗淺。

人工合成的現代化肥固然是沒有的,可是,靈州頗多牲畜,牛、羊、馬、驢、騾的糞便,如果強行收集起來,經過一定程度的發酵,就是非常好的肥料了。

論及帝王心術,李中易不見得就比柴榮強。但是,由於積累了千年的科學知識,李中易在科技方麵的見識,那就比老柴同誌強出去不知道多少倍了。

和中原地區不同,靈州下屬的十縣,都屬於地廣人稀的範疇。由於黨項人的興起,畜牧業十分發達,漢人大地主基本上都集中在了靈州城的附近。

這就意味著,李中易若是想搞土改,條件比中原地區,相對要優厚許多。

“將明,單靠仁多貴暗中攪局,恐怕變數太多吧?”李中易拋出話題,想考一考左子光的反應能力。

左子光笑嘻嘻的說:“您在路上不是曾經說過,挑起黨項人,鬥黨項人麼?咱們隻要不心急,一邊暗中利用帶那個啥黨,一邊坐山觀虎鬥,待機而動,收效不會太小的。”

“你就不怕靈州城內,有黨項人的帶路黨?”李中易翹起二郎腿,笑吟吟的望著左子光。

左子光猛一拍大腿,怪叫道:“對,對,對,就是帶路黨。嘿嘿,靈州城內的漢人之中,肯定有黨項人的帶路黨,不過嘛,您既然動了楊正高,嘿嘿,咱們就等著他們出招,然後一網打儘,則靈州可定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