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一直在那裡說,李中易隻是默默的傾聽,並不插話,這讓高嵩很有些壓力。
李中易其實聽得很仔細,高嵩儘管繞著圈子沒把話說白,骨子裡的意思卻是,慫恿他主動掌握朝廷大權。
這高嵩所言,雖有交淺言之嫌,卻也是迫不得已的投名狀。有這麼大的一個把柄,捏在李中易的手上,高嵩從此之後,再難逃出李相公之手。
雖然高嵩有意投靠,李中易卻也沒有馬上表態,這世間,千裡馬常有,而伯樂卻少之又少。
李中易露出和藹的笑容,說:“德全,你今年四十有八了吧?”
高嵩神色一滯,是啊,他都快五十的人了,眼前的李相公已是他有機會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
“嗬嗬,天色不早了,明日陪我一起去縣境內走走看看。”李中易沒把話說白,高嵩卻心頭猛的一顫,李相公果然看上了他了。
“多謝相公栽培,德全願隨相公左右,雖肝腦塗地,再所不辭。”高嵩抓住時機,向李中易表明了忠心。
李中易品出高嵩話裡的真誠,於是,溫和的撫慰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德全,汝且彆急著說啥,吾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嵩聽懂李中易的暗示,趕忙7拱手告辭,“相公一路鞍馬勞頓,請早些歇息。”
等高嵩走後,李中易回到內室,卻見王大虎正坐在炕邊吃飯,他快步走過去。拍著王大虎的肩膀,笑道:“兄長不必管我。先填飽肚子要緊。”
王大虎風卷殘雲一般,一氣吃下兩大碗米飯。放下筷子就說:“三弟,京師的禁軍出現了異常的調動情況,我和二弟商量了一番,一致認為,事有蹊蹺,所以就趕了過來。”
李中易的眸色深邃的望著王大虎,冷靜的問他:“不要急,出了何事,慢慢道來。”
“因開平郡王李瓊在林虎子的手下吃了敗仗。所以,朝廷裡頗有議論,想用趙匡胤去替換李瓊為帥。”王大虎狂灌了一口涼茶,抬手抹掉嘴邊的水漬,“也有人提出,用石守信或是慕容延釗為帥。
李中易眯起兩眼,仔細的望著窗花,仔細的思索了一陣,忽然微微一笑:“竟然都是義社十兄弟中人啊。”
王大虎有些緊張的看著李中易。不解的問他:“兵權如果儘落入趙氏之手,三弟你將來如何立足於朝堂?”
李中易笑道:“隻要陛下在世一日,絕無可能出現此等事情。這帝王心術嘛,說起來很玄奧。其實呢,不過是毋使眾人合而謀上罷了。”
王大虎眨了眨眼,說:“你是說。陛下不願意趙氏兵權太重?”
李中易點點頭說:“在陛下的心目之中,派韓通去南方掛帥。才是正道理。”
話雖如此,李中易的心裡依然有些失落感。以他和李瓊的緊密關係,真到了那麼一天,隻要談好了交易的籌碼,李瓊的一家人必定不會和他刀兵相見,而且會站到同一陣營。
唉,可惜了呀,李瓊終究隻是個高明的政客而已,卻不是用兵如神的名帥,竟然敗給了南唐的名將林虎子。
李瓊率領八萬禁軍南下,居然吃了敗仗,以柴榮的性格,必定不會容忍這種冒犯,絕對會想方設法的奪回失去的東西。
如今,和趙匡胤交好的義社十兄弟之中,全都手握兵權,其中,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和王政忠和趙老二的關係最鐵。
王審琦,字仲寶,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後周太祖時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顯德元年(955)追隨今上抗擊北漢入侵,以功升鐵騎都虞侯,改鐵騎右廂第二軍都指揮使。顯德三年,今上攻南唐,王審琦攻占舒州(今安徽潛山),以功改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顯德四年三月,在紫金山寨(今鳳台東南)戰役中,王審琦率軍先登,大敗南唐軍,轉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後在濠州(今鳳陽東北)、楚州(今江蘇淮安)戰役中均立有戰功,顯德五年改任鐵騎右廂都指揮使,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屬。顯德六年三月,今上率軍北進,欲收複燕雲十六州,王審琦以功升任殿前司都虞侯。
韓重贇,磁州武安(今屬河北)人,顯德元年(954)與後漢的“高平之戰”,以功升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現任殿前司控鶴軍都指揮使。
至於,義社十兄弟的其餘幾人,包括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在內,至今不過掌握著一州的實力而已,地位和趙匡胤相差極為懸殊,交情也比較淡。
不過,有了義社幾兄弟的支持,再加上慕容延釗手頭的幾萬兵馬,趙氏一係在兵權方麵,比李中易強出太多,強弱異常之分明。
正因為如此,王大虎從宮中內侍的口中,探知朝中的異動之後,立即拍馬趕來行轅,向李中易報訊示警。
李中易在朝中,確實沒有得力文臣的支持。不過,由於逍遙津集市的存在,宮中的不少人和王大虎暗中有瓜葛。
這麼一來,李中易對於宮中動態的掌握,其實遠不是外人可以料想的幽深。
沒錯,李中易一直在暗中和太監們合作,輸送的利益,很是不少,投資大,成效也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