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一連下了五天,以老開封人的經驗,大家都知道,城中的貧民窟必定會被泡在大水之中。
可是,在十幾萬駐軍的協助下,北城和南城各挖開了好幾條長達數裡,寬約一丈的排水溝,城中居然沒有出現特彆嚴重的大漬水現象。
王小乙收拾乾淨家裡之後,端著他家娘子新泡的熱茶,想上街去尋幫忙的太尉們,打算請他們喝口熱茶,吃個炊餅,墊墊饑,以表謝意。
誰曾想,王小乙剛捧著茶壺出門,就見街道兩側的牆角屋簷下,睡滿了疲憊不堪的太尉。
這些太尉滿臉滿身是泥,可是,他們都累壞了,有人抱著鋤頭,有人枕著鏟柄,一個個酣聲如雷,睡得正香。
王小乙進不得,又不願意退,躊躇不前之間,竟然站在門前發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王小乙忽然察覺到,有人在看他。他下意識的扭頭看過去,正好和鄰居劉大嬸對上了眼神,兩個人不約而同的慌忙低頭,仿佛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一般。
平日裡,劉大嬸靠著替街坊鄰居做點針線活,縫縫補補的維持家計。
街上幫著排漬水的太尉們,發現劉大嬸家裡的水缸,雖然盛滿了水,缸裡的水卻渾濁發黃,顯然不能喝了。
於是,大家就幫著劉大嬸,重新把水缸盛滿了水,還修補了已經破損的木製缸蓋。
這人心都是肉長的,太尉們義務幫著乾活,居然連口水都沒喝,劉大嬸心裡挺過意不去。她左思右想,也幫不上啥忙,索性捧出針線簍,打算幫太尉們補補衣裳或是鞋襪之類的物件。
然而,劉大嬸卻赫然發現,太尉們靠著牆根,居然都睡著了。
劉大嬸活了四十幾年,這還是頭一次見到,非但不擾民,反而還幫著老百姓義務乾活的官軍,她的眼眶情不自禁的濕潤了。
對麵的王小乙,看見劉大嬸紅了眼圈,他的鼻子不由一酸,心裡的那份感激,簡直難以用語言去形容。
持續五天的抗內澇,李家軍將士們的良好表現,獲得了貧民窟內老百姓們的一致讚譽。
等雨停水退之後,身著便服的李中易,領著工部和都水監分管治水的官員,以及工兵營的技術人員,在貧民窟內實地考察了一番。
最終決定,在已經挖開的溝渠上麵,鋪上大青石板。這麼一來,既不影響道路通行,又方便快速的排水,可謂是一舉兩得。
大水之後,必有大疫!
石灰作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防疫原料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三司衙門庫存的石灰,嚴重不足。
在李中易的親自主導下,三司衙門裡的老窯工,在工兵營的配合下,一口氣建了十座石灰窯。
與此同時,李中易趁勢在南城和北城的貧民窟內,推廣喝開水的防疫措施。
客觀的說,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極快的蔓延開來,並奪走了幾千萬條生命。和那個時代的歐洲人,不喝開水的壞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完全沒有愛護環境衛生的概念,大小便隨地解決,垃圾就堆在屋外,也沒有洗澡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