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是大年二十九,內閣已經封印放假。位於執政王府的上書房,卻一直忙碌不休。
過年的時候,各個衙門可以休沐不辦差,警政寺和各地的駐軍卻不可能休息。尤其是京畿附近的防務情況,一直死捏著兵權的李中易,不敢稍有疏忽大意。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突如其來的變故,往往就在你不注意的時候,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
開封城,作為整個大周的統治核心,提前部署好治安的防控措施,很有必要。
京畿的駐軍,主要分三大塊,一是李雲瀟所屬的九門提督衙門,一是李中易直屬的近衛軍,最後是駐陳橋驛的馬光達第四軍。
除了駐軍之外,就是李延清轄下的警政寺人馬了。警政寺在開封城內的人馬,來源最是繁雜,既有李延清從軍法司帶出來的嫡係,又有收編的四城巡警鋪和防火防災的防隅軍。
以往,開封城裡的治安力量,簡直是多如牛毛。既有開封府的捕快,又有祥符縣的官差,甚至是駐軍也要插一手。
九龍治水,看似管得麵麵俱到,其實是該管的沒人管,和罰款相關的工作,各個衙門都搶著做。
至於那些對維護治安至關重要,卻沒有利益的事兒,各個衙門都一推二六五,彼此踢皮球,惟恐麻煩上身。
如今,在李中易的嚴令之下,開封城以及各地的治安工作,統一由警政寺管轄。
在李中易的親自部署下,開封城的治安工作,采取落實到人的網格化管理。
具體而言,城裡的各裡各坊,都派駐了戶警,每家每戶的基本人口以及流動人口的狀況,戶警全都必須登記在案。
各街各巷的關鍵節點,都派駐了捕警駐點,隨時隨地盤查可疑的行人。從哪來,到哪去,要找誰,啥時走,都必須一一查實。
最後,就是巡警們的組隊巡邏了,他們是處理城中突發***事件的主力軍。
對於治安的布局,李中易最看重的其實是,事事皆可落實到人,以及可以精確的倒追責任!
天朝的事情,就怕認真二字,認真的基礎是可以精確追責到具體的人。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話糙理不糙,三個和尚之所以沒水吃,根源是責任不清,都指望著彆人多付出,而自己不勞而獲。
按照李中易的經驗,管某件事情所涉及的衙門越多,就越是亂相叢生。所以,各地的治安權儘歸警政寺的管轄範圍之中,看似李延清的權柄擴大了無數倍,實際上,責任亦是重如泰山。
此時的上書房裡,李延清、李雲瀟和馬光達三人,圍坐在李中易的兩側。大家一邊烤火磕瓜子品茶,一邊商議過年期間的治安防範和強化。
真正的自己人坐一堆,大家全都很放鬆,想到哪裡就說到那裡,不必顧忌虎視眈眈的禦史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