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養軍,不拿國庫的一個大子兒,這等於是減輕了多大的壓力?”黃景勝說的是正經話,卻恰好戳中了內閣諸相的軟肋。
李中易左手抓錢,右手抓兵,擺明了的皇權勢大,無人可製的狀態。
內閣相公們雖然是李中易任命的,但是,昔日政事堂統管一切的輝煌過去,誰不期待和向往?
然而,李中易廢政事堂,改立內閣執掌天下的庶政,擺明了就是想加強皇權,並大大的削弱相權。
在天朝的曆史上,對皇權威脅最大的,其實不是草民們揭竿而起,而是外戚集團、士大夫集團和武臣勳貴集團。
西漢亡於外戚之手,大明朝被士大夫集團的代表——東林黨給整死了,東漢滅於武臣軍閥之手。
李中易的心裡比誰都清楚,相權必然具有擴張性,如果他在立國之時,不把相權控製在合適的範圍之內,將來遲早會出現相權超過皇權的景象。
更重要的是,李中易把皇子的教育權,由文臣的手裡奪了回去,這就等於是,文臣想影響儲君的能力,被極大的弱化了。
五常的天地君親師,到了李中易的兒子們這裡,卻變成了天地君親。
君即師,父即師,李中易的這一招,簡直是釜底抽薪的格外狠辣!
以黃景勝算帳的能力,彆說內閣四相了,就算是內閣四十相,也頂不了他老黃一人。
“諸位相公,皇上寬仁待民,希望全天下的老百姓,無一人餓肚子……”黃景勝說起大道理來,一套一套的,竟然頂得相公們無言以對。
李中易擔心相公們丟了麵子,下不來台,便笑著插話說:“宮裡的花銷,實在不宜鋪張浪費,登基相應的開支,就定為五十萬貫吧?嗬嗬,我不怕寒酸。”
五十萬貫,就想辦一場新君登基的大典,那麼,朝廷養那麼的官員,竟無一用不成?
李中易料定,內閣的相公們,不可能同意隻花這麼點錢,他故意隻說五十萬貫,其實是給相公們留下了討價還價的餘地。
經過一番認真細致的算帳,從經濟帳一直算到政治帳,最終,新君登基的開支預算,定為了一百二十萬貫。
等相公們都走了後,黃景勝抱怨說:“算術人才過於少了,相公們都不擅長算帳,累煞我也!”
李中易也很無奈,如今選拔人才的標準,主要是政治正確,至於專業性的問題,隻能留待來日了。
“算了,非常時期,勤儉節約為上,我的登基大典確實沒必要花太多錢。”李中易說的是真心話。
黃景勝聽得出,李中易確實是想節約用錢,但他依然抱怨說:“如果不是養了那麼多的冗官冗員,本可以辦得風光隆重。”
李中易擺了擺手,笑道:“你管錢袋子,我掌槍杆子,大家都不容易,咱們也該知足了!”
黃景勝也笑了,李中易一如既往的務實,寧失麵子,也要抓住最核心的裡子。
如今的強漢朝,最大的裡子,不就是財權和兵權麼?
ps:領導臨時叫我去公乾,偷空碼出的一章,抱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