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峰的一席話,令李中易百感交集,感慨萬千。
一朝天子一朝臣!
人亡政息!
無論多少條令或是法令,都無法解決一個十分要命的問題,即:李中易選定的接班人,會不會持續性的執行李中易頒布的限田令和均稅令。
限田令製約的是豪門官紳大戶所掌握的基本生產資料的數量,均稅令則剝奪了豪門官紳大戶不納稅賦的特權。
這兩樣法令,就本質而言,維護了“寒門出貴子”的根本性權利!
李中易看的特彆清楚,隻要寒門出貴子的權利,被長期性的阻塞了,天下必定會大亂!
曆史上的三國時期,曹操掌權時期,寒門貴子不斷湧現於朝堂之上,所以,國力日益昌盛。
然而,在曹丕掌權的時代,曹丕聽信了陳群的忽悠,搞出了維護門閥利益的九品中正製。其結果是,曹魏的寒門人才上升之路,逐漸被堵死。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得民心者,天下才可能坐得穩!
“既然你已經看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何以教朕?”李中易緩緩的輕呼出一口氣,淡淡的問張登峰。
“回皇上,臣以為,皇子們應識寒門之苦!”張登峰的話不多,卻恰好擊中了李中易內心深處最大的擔憂。
“是啊,朕的兒子們都沒有單獨請老師,朕自為之!”李中易難得大發了一番感慨。
張登峰不敢接這話,但他心裡卻很清楚,李中易親自作皇子們的老師,除了時間問題之外,完全沒有任何的毛病。
李中易的兒子們,其實也有識字和習字的教習。不過,這一類教習都是從雜科裡麵,精心挑選出來的落榜之輩。
他們和皇子之間,有老師之實,而無老師之名!
越是大富大貴之家,兒女們越缺乏挫折教育,這是李中易的深刻認識!
所以,李中易的兒子們,和大家適用一樣的標準,至今為止,就沒有一個封賞了爵位的皇子。
王公侯伯子男,一共六級爵位!
功名,但在馬上取,無軍功不授爵,李中易的親兒子們也不例外!
“如何識得寒門之苦?”李中易不動聲色的追問張登峰。
張登峰毫不遲疑的答道:“文從知縣做起,步步升遷;武從都頭起始,逐漸高升……隻有曆任了州縣,身為親民之官,方知民間疾苦……”
李中易暗暗點頭,這個張登峰倒是個頗有些大局感之人,將來若有機會,一定予以重用。
在惲州的這一天之內,李中易賜了兩次宴給張登峰,一次是在船上,一次是讓他帶回去和家人一起享用。
張三正望著張登峰下船的背影,小聲說:“皇上很少連續賜兩次宴,由此看來,這位張知州即將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