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膳的時候,劉文柄赫然發現,韓湘蘭竟然親自執壺斟酒,他不由感動的熱淚盈眶。
“皇上如此厚恩,臣無以為報,甘為馬前卒,粉身碎骨,萬死不惜!”劉文柄離席伏地行大禮,抽噎著表達了誠摯的忠心。
這劉文柄一直沒靠山撐腰,李中易如此的賞識他,焉能無感?
李中易親手將劉文柄扶起,笑吟吟的說:“朕比較務實,一向不聽口號,隻看實際行動。”
劉文柄抽抽答答的說:“但凡皇上有所命,臣必肝腦途地,在所不惜。”
李中易微微一笑,類似劉文柄這種朝裡沒有靠山的文臣,一直都是他夾袋內的棋子。
這次途中經過那麼多的州縣,李中易偏偏於滑州登岸閒逛,豈是臨時起意?
掌握國家的大政權柄,核心中的核心,要害中的要害,其實是關鍵的崗位上,都有言聽計從的自己人。
在天朝的製度環境之下,哪怕名位再高,沒有一幫子自己人幫著搖旗呐喊,也不過是空架子爾!
如今的李中易,早已牢牢的掌握了兵權、警權,唯獨在庶政大權方麵,他隻能被迫選擇和文臣們合作。
文臣集團,卻始終不和李中易同步,蓋因他們的利益,在李中易執政之後,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首當其衝的,便是儒教的科舉壟斷權,被李中易重視雜科的各種小動作,被極大程度的削弱了。
其次,便是文武分權製衡的體係,廢除了文臣掌軍的曆代慣例,讓武臣們的地位至少不弱於文臣。
政治,其實是一門利益妥協的科學!
李中易的強勢政治改革,觸動了文臣集團最長遠的利益,自然會有強烈的反彈。
文人既不能提刀,亦無法拿槍,但是,他們卻可以利用手裡掌握的筆杆子,大肆抹黑李中易。
槍杆子和筆杆子,這兩杆子其實缺一不可!
目前,李中易手裡捏著槍杆子,卻缺少掌握筆杆子的能臣和心腹。
基於政治的現實,李中易選擇了分化瓦解舊的文臣集團,並逐漸組建新的文臣集團。
拉攏劉文柄,僅僅是李中易分化文臣集團的全新開始,而不可能是結束。因為,李中易心裡明白,隻要他持續性的折騰下去,讀書人也會持續性的反對他,直到有一方徹底輸乾淨了為止。
等菜上齊了之後,劉文柄赫然發現,李中易吃的禦膳,算上加的菜,總共也不過九道菜肴而已。
“皇上,您待自己莫要太過苛刻了。”劉文柄長揖到地,苦苦勸諫。
在李中易看來,劉文柄儘管有四分做作,卻有六分的真情流露。
“朕用膳,一日三餐至少有十幾個品類,有肉有魚有青菜,既健康又管飽,儘夠了。”李中易倒不是作假,他往日裡的所謂禦膳,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四菜一湯而已。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李中易對於奢侈浪費的大吃大喝,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和痛恨!
更重要的是,李中易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掌握大權和收集絕色上麵,屬於典型的愛美人,更愛江山的政治強人。
在天朝,一般情況下,開國之君都崇尚節儉,而反對奢靡,李中易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