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3章 各有所圖(1 / 2)

逍遙侯 大司空 9763 字 9個月前

“官人,妾聽說折相公歿了?”夫人張氏借著上茶的機會,小聲問孔昆。

如今的孔昆,早不是當年的微末小吏了。他久居於內閣參知政事的高位,宰輔氣度威勢逼人,他隻略微掃了眼張氏,張氏便知趣的閉上了嘴巴,不敢多言。

孔昆品了口茶,拿起雪白的大帕子,擦了擦嘴角的水漬,淡淡的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折老相公這一歿,宮裡隻怕有大變化了啊。”

張氏夫人和孔昆,畢竟是共過患難的夫妻。當年,孔昆不得誌的時候,俸祿微薄,窮困潦倒,親朋好友儘皆離棄。

如果不是張夫人不顧顏麵的屢屢找娘家借錢借物,並不斷變賣嫁妝補貼家用,孔昆也難有遇見李中易的這一日。

“官人,您不是常說,三皇子人品貴重,聰慧過人……”張夫人察覺到孔昆的麵色不善,遂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孔昆又品了口茶,瞥了眼欲言又止的張夫人,不由微微一笑,說:“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之際,過早的選邊站了,隻會讓我孔家自蹈險地,萬劫不複。”

張夫人見孔昆並未發怒,不由暗暗鬆了口氣,小心翼翼的說:“重臣交遊皇子,固然十分不妥。可是,官人您的育人大業,終究需要傳承下去的。”

此話恰好撓到了孔昆的癢處!

孔昆瞥了眼低眉順目的張夫人,不由慨然歎道:“皇上雖英武過人,奈何,顯然不喜孔孟之道,儒術恐怕再難獨尊矣。”

張夫人心裡明白,孔昆一直念茲在茲的是,光大孔門儒學。

孔昆雖然是外孔子弟,卻一向以孔門嫡脈自居。換句話說,孔門儒學如果在孔昆的手上,做到了發揚光大,絕對是他將來徹底掌握孔門的根本性底氣之所在。

然而,據孔昆的長期觀察,李中易對孔孟之學的態度,不僅談不上支持,反而屢有暗中打壓之舉措。

實在是可惱啊!

如今,折從阮在內閣次相的任上病歿了。劉金山和孔昆都是內閣的參知政事,也都有機會更上一層樓,問題是,李中易會如何選擇呢?

說句大實話,孔昆的心裡,完全沒有底,難免有些焦慮不安。

自家知道自家事。孔昆心知肚明,論及親厚和信任程度,他在李中易心目中的地位,遠遠不及劉金山。

但是,孔昆也有優勢。他扛著孔門嫡脈的名頭,天然對士大夫集團,有著廣泛的號召力。

現在,就看李中易的態度了,孔昆隻能選擇默默的等待。

張夫人不是無知的村婦,而是飽讀詩書的大才女,她自然知道孔昆的煩惱之處。

張夫人輕聲提醒說:“朝局重在分權製衡。皇上也是聖明之君,相信必有明斷。”

孔昆點點頭,卻沒吱聲,早知道折從阮會這麼突然的歿了,他當初就該奮力一搏,無論如何爭取到跟著李中易一起南征的大好機會。

實在是可惜了啊!

如今的南征軍中,李中易的身邊,竟無一名朝廷重臣。結果是,孔昆即使想影響李中易的決策,也是鞭長莫及。

“官人,瑤兒從宮裡出來後,一直茶飯不香,總是鬨著要去道觀做道姑,這可如何是好?”張夫人愁容滿麵的向孔昆問計。

孔昆張了張嘴,卻又無奈的合上了嘴唇。女兒孔黛瑤年紀已經不小了,可是,至今無人敢上門來求親。

歸根到底,主要是孔黛瑤和當今皇帝之間,傳出了見不得光的所謂“緋聞”。

官宦之家,哪怕是家主再沒有腦子,也沒人敢讓兒子娶這種兒媳婦進門!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孔昆皺緊了眉頭,左思右想,卻始終不得要領。

可是,麵對張夫人執著的眼神,孔昆也隻得硬著頭皮說:“若不是你怕她在宮裡吃苦受累,非要逼著我想辦法讓她出宮,我又何苦去求皇太後呢?現下倒好,好不容易把她折騰著離了宮,從此不當女官了,不吃宮裡那個苦了,就不能消停一點麼?”

張夫人也不是不通情達理的女子,她自然知道孔昆的難處,可是,他們夫妻二人就孔黛瑤這麼一個獨女,難道真的讓她從此不嫁人,孤苦一生麼?

說實話,張夫人舍不得獨女吃這個苦,所以,她試探著說:“在京裡恐怕是不成了,不如嘗試一下京外的大戶人家?”

孔昆搖了搖頭,苦澀的說:“我的夫人呐,咱們家是什麼樣的人家?我孔某人的獨女,居然要嫁去外鄉,隻要彆人不是傻子,肯定會派人暗中來京裡打聽的。那不是結親,而是結仇啊!”

道理,張夫人都明白,可她就是過不去心裡的那道坎,努力掙紮著說:“那……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瑤兒去作道姑不成?”

“唉!”

說來說去,又回到了原點,孔昆渾身上下充滿了無力感。

張夫人確實很賢惠,這些年,她幫孔昆張羅著納了五房妾室。然而,時至今日,這五房妾室竟無一人誕下一男半女。

“要不,招婿入贅?”孔昆思來想去,隻想到了這一招。

誰曾想,張夫人不樂意,她搖著腦袋,不滿的說:“咱們瑤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精,竟要淪落到招贅婿的地步?要知道,贅婿視同賤民,我絕不答應!”

“唉,這也不成,那也不行,你究竟想如何?”孔昆實在是頭疼的厲害,把想繼續糾纏下去了,索性問張夫人的心意。

“等皇上南征凱旋回京後,朝廷必開恩科,不如從新進士裡挑一個合適的?”張夫人此言一出,孔昆立時恍然大悟,說白了,還是怕委屈了自家的獨女。

“咳,新進士?就算他蒙在鼓裡,娶了咱們瑤兒,遲早也是會知道的。到時候,我死之後,夫妻反目成仇,應是必然。”孔昆實在聽不下去了,索性把話說死,免得張夫人繼續做白日夢。

就在孔昆兩口子打嘴巴官司的時候,滑陽郡王府裡,李瓊父子倆亦是辟密室長談。

“大人,折從相公既然去了,喪儀之事,也該操辦起來了吧?”判軍器監李虎,畢恭畢敬的站在李瓊的身前,小心翼翼的打探口風。

“嗯,本朝新立不久,禮製之中,尚無宰輔歿去之後,如何治喪的成例。不過,老夫既為首相,權且作一些主,倒也使得。”李瓊眯起兩眼,盯著桌上的茶盞,淡淡的說,“以皇上和折從阮的情誼,恐怕是要親自主持大奠了。”

“哦,照您這麼說,親朋故舊的登門吊唁照舊,正式出殯尚需時日?”李虎有些不確定的問李瓊。

李瓊沒好氣的瞪著李虎,沉聲喝道:“你看看你,你都這麼一把年紀了,怎的還如此的不曉事?折家是什麼人家?人家在宮裡有德妃和皇三子撐腰,西北有偌大的地盤,而且人才濟濟,輪得到你區區一個判軍器監來操這份閒心麼?”

李虎被訓斥得不敢吭聲了,李瓊在心裡暗暗一歎,折家失了頂梁柱,他們滑陽郡王府又何嘗沒有遠慮呢?

和折家類似,滑陽郡王府其實也是外戚之家。在宮裡,李家有良妃李七娘和皇六子華哥兒撐腰。

在內閣裡,李瓊乃是當朝首相,權勢可謂是滔天。另外,準國舅爺李安國,也在近衛軍中任職炮營指揮使。

和折家相比,李家略微占優勢的,有兩點,其一是李虎任職判軍器監。判軍器監,屬於皇帝特彆重視的衙門,皇帝的耳目眾多。

換句話說,隻要李虎踏實肯乾,他所作出的成績,皇帝絕對看得到。

至於其二嘛,則是李七娘一直盛寵不衰,屬於皇帝心尖兒上的人兒。

不足之處是,李家和軍方新貴們的聯係比較淺,沒有獲得軍方實力派的支持。

隨著李中易的帝位越來越穩固,老派軍方巨頭們也跟著逐漸退出了權力中樞,富貴有之,權勢則日衰。

說句大實話,如果李七娘沒有誕下皇六子,李瓊倒也沒有爭儲之心。

問題是,皇六子活蹦亂跳的生長於宮中,李瓊不可能裝作看不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