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維克多錄完和聲,走到旁邊休息時。
外麵的一個大胡子中年男子,隔著玻璃指著他詢問保羅·麥吉尼斯:“這是誰?他的聲音好棒!”
“他叫維克多·李,也是最近才發行了唱片,正在倫敦跑宣傳。”
保羅·麥吉尼斯看著大胡子說道,“不過他已經與華納簽約了,他的唱片就是華納發行的。”
他並不知道維克多和華納是什麼樣的合作關係,而且大部分人都會認為,維克多是華納的簽約歌手。
“沒關係,我不介意他是哪家公司的,隻要能有機會合作。”
大胡子興致勃勃,他原本隻是過來拿錄音母帶的,沒想到意外遇到了維克多。
於是在等他出來後,大胡子直接上前伸出手:“你好,維克多,我是弗拉迪米爾·克斯瑪,很高興能與你認識。”
“你好。”
維克多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隻以為是這裡的工作人員,或是音樂製作人,但聽他的名字又不像是英文,更像是法文,於是用法語問道,“你是法國人?”
“YES!”
克斯瑪興奮於他說的是法語,再想想維克多這個名字,不就是地地道道的法國裔嗎?
當即抓著他手使勁搖晃:“哦,我好久沒聽過這麼美妙的聲音了,你剛才的表現把我驚到了。”
“謝謝您的誇讚。”
“我可以留一個您的電話嗎?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有機會跟您合作。”
“OK!”
維克多爽快的遞上了自己的名片。
隨後在一番攀談中,得知克斯瑪是羅馬尼亞裔法國作曲家、指揮家和小提琴家,主要從事電影配樂、古典音樂創作和輕音樂等方麵的工作,有時候也為藝人創作歌曲。
他也將自己在法國的工作室地址和電話號碼,留給了維克多,表示下次去巴黎有空的話,可以到他的工作室坐坐。
在維克多看來,這不過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交際罷了。
而在克斯瑪離開後,又有幾位主動上來交談的英國音樂人,跟他交換了名片和聯係方式。
他們有的給披頭士錄過音,有的給喬治·哈裡森擔任過製作人,還有一位曾是平克·弗洛伊德的固定巡演樂手。
因為下午還要去BBC錄製電視節目,所以維克多不得不告辭離開。
中午簡單的吃了頓難以下咽的英倫餐,回酒店休息到三點多,維克多抵達了BBC大樓。
今天錄製的是一檔在英國特彆著名的流行音樂電視節目《TopofthePops》。
節目主持人叫托尼·布萊克本,其因活潑的個性,和電台DJ的背景深受觀眾喜愛。
這一期除了維克多以外,參與錄製的還有兩位英國歌手。
一位是同樣是新人的埃爾維斯·科斯特洛,他在今年3月份發行了唱片《今年的模特》,其中的歌曲《(我不想去)切爾西》成為了今年英國最熱門的歌曲之一。
同維克多一樣,他也有一支固定的合作樂隊——“吸引力”樂隊,由鍵盤手史蒂夫·尼夫、鼓手皮特·托馬斯、貝斯手布魯斯·托馬斯組成。
三人在跟科斯特洛固定之前,已經跟許多英國的歌手合作過。
跟安東尼他們一樣,都有著充足的經驗。
所以坐在後台的休息室裡,幾個人聊得不亦樂乎,特彆是史蒂夫·汗和史蒂夫·尼夫,兩個同名的音樂人,就差結拜異姓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