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兩幫相爭,趙恒得利(1 / 2)

周朝之時,漕幫已然成為壟斷水路運輸的最大幫派,然而可惜的是,在定州這邊並未有漕幫之人現身,反之上京漕幫卻在此處設有分舵。

趙生收到郡主給他的來函之後,心中知曉他們打的是何種主意,看樣子大周的局勢將要發生變化了,隻是不知趙暉能否力挽狂瀾。

他穿越至原主身體之際,並未擁有太多原主的記憶,許多都是臨時在腦海中浮現的記憶。

就比如李福這個人,倘若刻意去想,這人就好似不存在一樣,隻有當你遇到他時,你才會知曉這是怎樣的一個人。

故而,朝堂上許多人的性格品德,他都全然不知,這就需要有人向他告知這些,方能做出正確的分析。

至於是否要去見趙暉這件事,趙生有些犯迷糊,這麼長時間不見也不太符合實際,但是見了麵會出現何種結果,這件事也很難預料。

有一點他能夠確定,趙暉現今肯定不是趙偉的人,而且此刻還處於與趙偉相對立的狀態。既然要和趙暉結成攻守同盟,那麼這生意不妨可以在燕州發展。

經過一番商議,去燕州所做的生意便是開設酒樓、百貨商鋪之類的,所派去的人乃是趙縣趙氏族人。

趙暉也並未反對,如此對搞活燕州的經濟,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上京城。

趙恒擔憂李詩媛會遭到趙偉的毒手,與李俊商議之後,先安排李詩媛前往一處新購置的房屋,平日裡不讓她拋頭露麵,外出采買也有丫鬟仆人伺候。

至於李詩媛的父親,李剛回去後命人將其釋放了,待他趕到上京城找到李俊的住所,得知如今女兒被藏了起來,心裡也踏實了許多。

本想前去探望一番,卻被李俊告知房屋四周有暗探,一直在打聽李詩媛的下落,最好當下不要橫生枝節。

趙恒在對他的封地楚州進行研究時發現,此地漕幫人數眾多,據說達百萬之眾。

漕幫之人的組織結構極為嚴謹,大量水手、纖夫、舵手聚集於這些碼頭區域以謀生計,這裡的社會網絡也逐漸變得越發複雜,漕幫這一特殊的灰色地帶便在其中逐漸形成。

上京有個分舵,舵主名為劉一輝,此人性情剛烈,卻善於交友,亦是個重義氣之人。

由於漕運存在幾大分舵,楚州地界便是其中最大的分舵之一,因為這裡不僅有漕幫,還有鹽幫的人在此。

鹽幫之人需走水路,不願與漕幫之人合作,畢竟如此大的買賣,誰願拱手讓人呢?

這一年楚州的漕幫與鹽幫之人起了衝突,雙方死傷數千人,致使南至鬆江府、北至燕州的漕幫都要派人前往楚州。

當然,作為上京分舵也需派人過去,這就導致上京一時船運緊張。

朝堂議事,趙恒向來不參與,說白了就是沒資格參與,不過此次事件涉及他楚州的安定,皇帝有意將此事告知了他。

在禦書房中,趙恒聽完趙珩槺的講述後,一臉為難地說道:“父皇,兒臣覺得這樣的大事,可稱之為民變,雖並非指向朝廷,但任由其發展,對朝廷不利。”

趙珩槺心想,這事你老子我能不知?我就是來瞧瞧你的態度。

趙恒估計也知曉自己說了句廢話,轉念一想說道:“楚州內部衙門眾多,朝廷亦有重兵在此把守,為何不派人去調和此事,說白了,無非就是一個利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