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蝴蝶效應(1 / 2)

付剛呈上狀紙,然而縣令是不斷推諉,謊稱需調查一番,便匆匆退堂來到後衙,與師爺商議此事該如何處置。

當初他並未收到任何指示,隻因漕幫勢力強大,又獲鹽商示意,這才依漕幫要求,將鹽幫財產判給了漕幫。

當然,他自己也從中獲取了一成好處,至於其他便不是他能知曉之事了。

付剛帶著鹽幫眾人這般一鬨,很快濱州城內眾人皆知此事。

尤其是留宿在濱州的外地商人,猛然覺得或許會出現轉機,因以往他們大多的鹽,皆是從鹽幫手中拿貨。

這也造就了為何鹽的發放量比實際產出的鹽還多,其中大部分都是這些鹽商和一些勢力掌控了鹽的銷售,鹽運督查僅是緝私,合法之事他們也管不著。

朝廷每年各地都有缺鹽的奏折,皇帝哪裡知曉其中玄機,準奏了

一旦公共資源被某些勢力掌控後,它便不再是簡單的產品,如同糧食,世家大族寧可讓其在家中發黴,拿去釀酒,也不會給窮人一口吃的。

然而,一旦這些物資脫離他們的控製,他們便會瘋狂打壓這些產品的出現,此即為壟斷。

某位偉人曾言:“為了使私人資本不起這種有害於新民主主義經濟發展的作用,而且還要使它成為國營經濟,在組織小生產者的合作事業中的一個幫手。

我們對於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必須適當地加強國家的管製與監督。對私人資本主義的放任自流的態度,在根本上是很危險的,也是很錯誤的。”

然而,無論何年代,總有人妄圖壟斷或擴張自己的資本,他們便會詆毀當今王朝,以個例進行誇大。

當然其中也不乏有被敵對分子收買者,做出某些承諾,或遭受某種威脅,進而做出損人不利己之事。自古皆是如此,隻要傻乎乎的百姓被蒙蔽其中。

記得有個李姓的起義軍,號稱跟著他就有糧,結果跟著他的人一路所搶皆是百姓家的糧食,世家大族的人也不與他們對抗,給一點糧食便打發了這些人。

結果,皇帝都未做成便被自己忽悠的百姓推下了神壇。

這便是一個例子,須知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性的貪婪是不會改變的,就如剛才所述故事,原本是貧苦的百姓,跟著這些人推翻朝廷,結果對百姓下手更狠。

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對下一任媳婦更是狠心。

女人何必為難女人!

過去有句話稱:沒有官府的城裡,儘是小偷和強盜,因這世道,大家皆是以強者為尊,敗壞他人名聲者,不過是想自己取代,百姓僅是炮灰。

楚州這場鬨劇,趙恒不知如何平衡市場走向,他所做之事便是打破這般平衡,讓自己在眾人麵前顯現。

趙恒實則並無多大野心,他僅是想掌控自己的封地。

付剛此舉,很快便產生了蝴蝶效應,原先想轉讓,或是已轉讓出去的鹽引,紛紛有人站出來,上書給縣衙,要求將原來的鹽引等文書索回。

有些事並非你想反悔便能反悔的,衙門出具了公證,也變更了鹽引的所有權,這時跑到縣衙說自己反悔了,依大周律,對這樣的人無非便是罰款。

搞得不好,還是得將原有之物歸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