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匈奴入侵(2 / 2)

但有些部落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距離較遠,隻能找一處避風之地安營紮寨,很多人晚上都在羊圈裡,依靠羊的體溫存活。

靠外的那些牛羊就沒這麼好命,很多扛不住的,隻能被活活凍死。

終於等到天氣好轉,不再有大雪紛飛,草原上的人看著天空中陰蒙發光的位置,辨彆行走的方向。

這個季節,匈奴的爾汗單於召集了幾個部落的頭人,決定了兩條路線,一個是燕州十二郡,另一個方向則是秦地。

“去秦地會與涼國接壤,這樣容易遭其背後襲擊,我們好不容易搶來的物資,會成為涼國的供奉。”

說話的是呼延部族的呼延焱,目前也是匈奴的大司空,他的話基本能代表他們呼延部落的族群。

大單於聽到呼延焱的言論,也想起多年前的一次失敗,原以為大家都是馬上民族,過著遊牧生活相安無事,結果涼國開始學習農耕了。

“那我看還是朝著燕州進發,不過我們這次不要靠近燕州太近,而是朝著這個位置去。”

爾汗單於所指的位置,是燕州附近的一些州郡,其中最近的是代州,其次是蔚州和廣昌郡一帶。

“這些地方代州最難攻打,其他幾個地方,隻要繞過去,攻打起來不難,而且據我們所知,定州隻有十萬人,還不一定能出兵。”

大家看著大單於所指的地方,覺得這個位置便於襲擊,拿下幾座城應該沒問題,隻是不知此處糧食多不多?

那蘭部族的人看完,對著大單於拜道:“何時行動,告知我們那蘭部落即可。”

大單於見眾人都未提出異議,覺得此次行動定有收獲。

再等幾日,看看有無其他小部落歸來,屆時出征人數會增多,他們並非以占領為目的,而是進行物資和人口的劫掠。

代郡的軍事分為兩股力量,前方是代郡,後方是朔州,與常山郡相連,形成了一個鐵三角。

而且常山郡的軍力常備狀態下有五萬,結合代郡的十萬兵力,短時間內攻城不現實,尤其是這裡有連綿不絕的十萬大山。

匈奴從此處經過不會攜帶任何攻城器械,背靠朔州的十萬兵馬,一旦開戰,誰勝誰負難以預料。

然而常山郡附近的縣城就難以保障了,這次匈奴繞開了代郡,從天啟鎮的方向而過,直奔蔚州方向。

雖說蔚州常駐兵力有兩萬,可大周所謂的兵力也就是能行動拿武器的人,反正都是閉關堅守,戰鬥力是否強悍無關緊要,守住幾日等待援兵即可。

這也是常山郡的地勢優勢,朝西朝北都是山地,不易進攻,最適合的是東邊,這些年匈奴不走蔚州這條路,就是擔憂自己的後路。

此次代郡派出五萬軍隊,尾隨匈奴人而來,即便是馳騁草原的勇士,在這崇山峻嶺間打仗,一是靠人多勇猛,二是靠地形地貌,最後要看後勤補給。

但此次大單於敢出此險招,一是斷定氣候原因,大周的兵馬行動遲緩,二是後勤補給難以及時跟上。

而且此次大單於帶領的人中,大多數依靠人力運輸,所以奴隸兵特彆多,他們不想在這冬季被凍死或餓死,隻能不停運動去劫掠物資。

通過天啟鎮唯一的戰術就是一個字:快,如果有第二個就是快且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