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真正的坦蕩是沒有執念(1 / 2)

2023-05-22?23:24:29

這裡的執念指的是那些沒有價值的外求,不用去執著,但是對於那些磨而不磷的月亮燈塔,必須要始終堅定不移的篤定扞衛,忠於自己,忠於女神,靈活運用。

人隻要被拒絕,都會滋生怨恨的情緒(深層次是自我懷疑,是對自我中心的挑戰,簡單來說人也是一種機器人,這種機器人不能接受自己錯的狀況,會發生代碼衝突,不能自解),但萬物的變化是常態,如果要求每次都得償所願,純屬咎由自造,我們隻能夠格物致知,對於外求外相,應該抱著一顆平常心,過程全力以赴,結果無足輕重。(文天祥,史可法點讚)

應該包容變化,保持變與不變,變化是常態,連我們自己都會變,樂觀的去看待拒絕是母頭的稀有品質。

其實仔細想一想,每個人都是刺蝟,有看不見的尖刺,所以要懂得保持距離,保持均衡,這樣既可以保護我們自己,也能保護彆人,更準確的說~你保護彆人其實就是保護自己(如何看待彆人實際上就是如何看待我們自己),我們愛彆人也就是愛我們自己(鏡子原理),這才是母頭文化的真正的含義,母頭文化的利他主義才是真正的利己主義,是更高級的利己主義!

把自己當成一支可以使用80年的筆,都是有使用壽命的,每個人都是大地上移動的墳墓。

畫畫是一個非常好的修行,可以感覺在過程中頭上始終有兩片飄忽不定的雲,一片雲叫做煩躁,另一片雲叫做自我懷疑,唯有篤定,一直往前走,才能從小我走到無我,走到月亮之下?,感受月華的溫柔。

畫畫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始終需要參考自己的手指腳趾,以我為鏡,這是人的局限,這個世界就是不同鏡子的折射,兼聽則明,我眼中的紅色和你眼中的不一樣,通過六感去感知可見世界是我們了解客觀世界的主要途徑,但從根上又決定了人的局限性,狹隘性。人的肉體永遠是不自由的,不好好修煉,心上始終是有鏽跡的桎梏的,心本無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