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就是我們在麵對威脅時候的防禦應對狀態,當然對於人來說應激的應激原不光來自於環境,也來自於內心的世界。比如一些回憶假設預演都會讓我們如臨大敵,風聲鶴唳,其實這是一種作繭自縛的過敏疾病,是一種失衡,會影響我們的健康。所以南懷瑾才會讓我們保持輕鬆,放鬆一點,看淡一點,事情沒那麼糟,我沒那麼弱,人生無外乎就是見招拆招,春來草自生。
最好的方法是做一個冷靜優雅的旁觀者,那麼心海上的漣漪自然會平靜下去,你越有想撫平的念頭,就已經適得其反的加強了之前那個想忘記的念頭的能量。
有的時候冷靜下來想一想?其實真的沒有所謂的痛苦或者快樂,都是相對的,如果後麵等著你的是一件更痛苦的事情,那麼此刻的痛苦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享受過程,以終為始,活在當下,才是王道。
如何處理閃回的建議包括嘗試控製呼吸,嘗試使用所有感官來體驗自我存在,甚至包括將腳重重地跺在地上。
竭力的保持清醒,活在當下。
極端的情緒是真正創造力的必要條件。
很多優秀的畫家作家等等藝術家,大多有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如果更精確的說,他們擁有跌宕起伏的情感線。如果用劇本的話說,他們有更多的衝突,其實核心是跟自己的衝突和解,曹雪芹和查理點讚。
至少得留下好的,去除壞的,更高的境界當然是物我兩忘了,沒有所謂的好壞,就像沒有笑容和苦惱的表情變化也是減少皺紋不錯的方法。
其實身邊都是機器人NPC,觀眾都是假的,隻有主角才是真的。
獸性與神性,都以“人性”之名同時存在。
“那些通過神聖理解神,通過光明理解光的人,在通向真理的路上。”因為,他們體悟到的,更接近於真實。
換言之他們是看破了山洞裡的陰影,看向了真正的風景本體。
困難往往會讓一個人找尋自己的內心的平和。
好運具有欺騙性;逆境教會人成長。
很明顯,我們先把精神和肉體的概念去除掉。就人來看,人是包括精神和肉體的。你可以說它們都是精神,也可以說它們都是肉體,這個世界非黑即白的概率很小,大多是灰色的。有點像手機的硬件和操作係統,學習什麼技能,安裝什麼,你就具有對應的氣質。
像鮮花和根係一樣,可以理解成二元性,但二者之間是有千絲萬縷的互相影響的情愫的。
~~~日記正文
金子與燈塔:
日月既往?不可複追。
積極主動?格物致己
喜歡最長的墓誌銘請大家收藏:最長的墓誌銘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