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我要什麼(1 / 2)

2023-12-17?1:03:29

金子與燈塔:日月既往?不可複追?積極主動?格物致己

日記正文

向無數個在過去奮鬥的自己致敬,向未來的自己致敬。

寫作也是一個學以致用的過程,會把你體會到的東西轉化為你需要用的東西,所以才會有寫作使人完善的這個說法,畫畫也是同理。

昨天晚上跟盧總聊天,聊到我們家的狗,我說它已經一年生了8隻狗了,而我還單身,其實一切都有可比性,一切也都沒有可比性,需不需要對比唯一的原則就是是否對我有益。

因為是同類,我們自然的會把跟自己相似的人作為參考物(人是群居性的動物),這是人性,有的時候則需要清醒的辨彆,參考物不一定適合具體的情況。

如果跟一個黑人並排在一起,就會知道自己還是很挺白的;如果跟一個更不幸的人並排在一起,就會知道自己還是很幸福的……人是形象主義的,需要一個明確的參考物,這有助於讓我們跟自己更好的溝通,而如果人能夠跟自己達成一致,意念合一,那就是事半功倍了,這樣才不會內耗內戰的累,就像一隻小狗,看到桌子上有喜歡吃的食物,就會不停的跳,你如果單純的讓它不停的跳,它不會乾的,(訓狗好像都是這種賞罰機製)這就是一種自驅力,內外驅動力並沒有明顯的區彆,都是驅動力,不要做一個非黑即白的人,那樣會很狹隘,要修煉出一雙能看見桌子上美食的眼鏡。

做一個哲學家,做一個實乾家,行動派很重要!不做完美主義者,不要有太高的期望,隻要不斷的用心的去做就行了,用心一也,你在砍柴,心就在砍柴,你在畫畫,心就在畫畫。你在做什麼,心就在做什麼,不要有太多的思想和預設,要學會聚焦把意念聚焦於一處,聚焦於當下一刻,那麼什麼都可以擊穿。

畫畫之前會有很多的焦慮思緒,擔心畫不好(本質上還是完美主義在作祟,實際上真正的完美主義是在實踐中定義的)隻要你的手在不停的動,勾勒,每一步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在賺錢,隱形的錢才是最有價值的,畫著畫著,會逐漸的清晰,逐漸的柳暗花明,就像通往桃花源的一條曲折的山路,走著走著就會豁然開朗,答案正是走出來的。

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是符合主觀視角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但是這個主觀視角跟真實的情況是有差彆的,就像佛家所說,你個人的是業,整個世界是緣,你必須要在緣中看自己,才會更加透徹清晰,也就是導演在看劇本。

理性激勵,合理監督。

一旦監督,就會有不信任的感覺,這是無法避免的問題,你不可能完全信任一個多變的人,你隻能相信相對穩定的製度,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須擇其一。(無論如何的20英裡就是洞悉了這個道理,我個人是鄙視曹操的割發代首以及諸葛亮對關羽華容道的戴罪立功,那都是對規則的褻瀆)

可以稱為當局者迷,如果更深層的說,人是有一定做事慣性的,錯誤也是一樣,當一件事情做的越多了,你就會習慣,而這種習慣是具有引力束縛的,很難抽身或者作出改變。(強者不器,可以自由靈活的變形)

這也是以複盤為主導的pdca的重要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