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不爭即是放過自己(1 / 2)

2024-02-10?2:19:28

金子與燈塔:日月既往?不可複追?積極主動?格物致己

日記正文

我也不一定對,因為我活著,在呼吸,我本身是一具肉體,是肉體就始終也注定會有偏頗,需要兼聽則明,兼聽即是上帝位置。

爸問我門要不要鎖,我覺得不用鎖,裡麵都不值錢,隻有我的靈魂是唯一值錢的東西,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當然這就夠了。如果確保一個王陵安全,那就是不要在裡麵放上價值連城的殉葬品,這麼看來,那些世人追求的美或者具有的被推崇的美,本身也帶著某種“詛咒”,世間萬象,塞翁失馬,陰陽可互換。

一切皆可發生,不被幻相所掛礙。過多的思考,過多的起心動念會造成能量的流失,就像打開錢包,閉著眼不顧鈔票隨風而逝一樣,所以請看緊自己的錢包。

精力也像是手機流量,當我下午在洗菜的時候,自然就會有多餘的流量騰出來,這也是不能讓大腦空轉的原因,有的時候適量的運動,反而是一種積蓄能量,形成“壓井效應”,而不是膚淺的認為,隻要你在動就會消耗能量,這是錯誤的觀點(有點像壓井,人的熱身,汽車的暖車)

你均衡的“動”,與這個時間產生正能量的交換,收放如呼吸,就能產生更多的精氣神,所以古人吃飯的時候,會有美女伴舞,是謂秀色可餐,你徒步穿過一片森林,指尖感受露珠的冰冷和蜻蜓蝴蝶的縈繞,也能產生正能量的交換,本質上也遵循能量的傳遞和守恒,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循環的周易的能量場。

很多老人老了反而更不能閒,一閒下來反而容易很早就掛掉,當然這也符合適者生存,用進廢退啊!因為你沒有用,造物主自然就會把你拿掉,如同替換掉胳膊上的肌肉,給的肚子上加上很多贅肉。

人都是需要參考物的,所以我們要經曆一個又一個的驚濤駭浪,則自然會獲得“穩定”這個神器,若是始終停在思維層次,不去親身經曆,那麼一點風吹草動都會風聲鶴唳,極其容易被一葉所障目,人畢竟是通過對比和模仿來認識這個世界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審時度勢,靈活均衡運用。

我媽的世界和我的完全不一樣,分不清事實和想法,當然對外相的苛求本身就是我自身的愚昧。

有的時候我的靈魂韌性真的很脆弱(是一堵牆而非一張網)?會因為超市5塊錢的事情耿耿於懷很久,因為一直縮在龜殼裡,沒有在事情上麵踐行自己的價值觀,沒有致良知。所以隨便一股微風吹來都是強烈的颶風,說到底我還是溫室裡的花朵,我太慣著自己了,有的時候我會想,自己雖然每天都有鍛煉,但是鍛煉的強度跟那些達人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不能閉門造車。晚上去超市,那個超市大媽說我手上的零食拿過去麻煩,就直接把價格不一樣的零食放進來了,雖然隻有5塊錢,但讓我很不爽。所以有的時候真得學丁元英一樣,由上而下的包容,洞悉每個人都是利己主義的,這是不變的人道,我們要適度自私,但也要更宏觀的大度,不去計較。不去計較,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因為通透。強者會做一個總體的算法,費那番口舌的精力,還不如收聲養神,畢竟江湖從此不見,憤怒的匕首揮出去的時候,必然會被鏡子般的世界反饋,形成一個惡果。(這麼看來,日本那個高壽老奶奶真的很聰明的,一切都是神的眷戀)所謂的既過不戀,是因為沒有任何益處,我擁有的隻有當下這一口呼吸,這呼吸的一瞬間,這一股心流而已,何來過去未來的種種鼓噪,一切要圍繞是否對我有用來規劃,斤斤計較是人的本性,沒有大方的人,隻有透徹的人。透徹的人往往是大智若愚的人,是有鈍感的人,就像日本那個90多歲的老奶奶一樣,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這句話就能夠醍醐灌頂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