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4?1:53:51
金子與燈塔:日月既往?不可複追?積極主動?格物致己
日記正文
(下文中包含《孫子兵法》讀後感)
剛柔並濟就是均衡之道,允許自己偶爾的放縱,但必須要知道主心骨在什麼地方,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無論如何都要完成的事情,今天跟老友聊了一下,交流還是有助於我們產生更多的化學反應的,這也是一種增加際遇的方法。(際遇於心,亦可於外)
坦白的說,我的確需要順勢而為,而不是盲目的扭曲的去理解人定勝天,人定勝天隻用於強起者有誌,某種程度上,不以妥協懶惰為前提的順勢其實是很能節省時間的,對於人來說,時間是個定數,上天給每個人的觀賞人間的時間是有大限的,大多不過百年,神龜雖壽,騰蛇乘霧。
所謂的順勢而為,指的是順應天下大勢,也順應人本身的機能運轉原理,這樣才可以事半功,?就比如在什麼時間背書,在什麼時間運動,根據科學安排就能夠更加有效,更加高效。?如果你非常困還要去看書,那真的是糊弄自己,效率極低,既累了自己,還沒有什麼效果,雖然也能稱的上是強起,但是整體來看,得不償失。
還有一個順勢而為的例子,就是比如學習記憶,我們要依照大腦豎狀圖的記憶原理,有關聯才會記憶牢固,記憶的本質是為了使用,經過不斷的使用(外交部的翻譯官,他們那種等級,每天都還在孜孜不倦的練習聽讀呢!),1萬小時刻意練習自然成為達人,山海於心中自見,另外通過,如同圖書館標簽的指示牌,將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建立聯係,就自然而然會更高效牢固,還有就是結合圖像記憶,人是形象主義的,這些“順勢”都能夠讓我們事半功倍,月亮和指南針(目標與方法論)都很重要,就像月亮和六便士,不能厚此薄彼。
所謂的順勢而為,就是彈奏天道和人道的旋律,將自己的節奏調的跟她們的韻律保持一致,笙簫和鳴則自然會有福音,所謂福由自求。
就像為什麼我們在外國總能學會當地的語言,那是因為我們“泡”在裡麵,不斷的使用,不得不使用,高級的使用包括教授、創造(寫作也算創造)、討論。
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
一句話,你先得讓彆人服你才能進行下一步規矩的製定,懲罰的執行。
恩信已洽,若無刑罰,則驕惰難用也。
直白的說就是你對一個人的好和對一個人的壞,要保持在一個攲器均衡的狀態,太好的話會出問題,太壞的話也會出問題,一切依天道而賞罰有秩,不徇小我的私情。
其實我們跟自己相處也是要廝養自己,金樽共汝飲,白刃不相饒。有放縱的時候,也有收緊的時候,他們構成了自持,所以古話說自持者重,自持裡麵第1是自知,第2是知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