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不在乎 就是通透(1 / 2)

2024-03-01?2:08:22

金子與燈塔:日月既往?不可複追?積極主動?格物致己

日記正文

(下文中包含《孫子兵法》讀後感)

早晨在做俯臥撐的時候,一個大叔從後麵走過來了,如果是以前的話,我會很在乎自己的隱私,從《孫子兵法》的角度來看,就是保持自己的神秘性和信息差。事情已經發生,那就應該像濟公一樣,對於這些外相的變化不在乎,一笑置之,宏觀的從宇宙的角度來看,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浪花般的緣起性空,沒有價值,這麼看其實我爸也挺豁達的,之前有一次上廁所門沒有關門,結果彆人過來看到了,還怪他為什麼門不關,世上無大事,既過不戀,當下不雜,從宇宙的維度來看,一切都會成為浮雲,你在你的世界是主角,但是對於整個天下,可有可無,沒那麼重要,不要太自戀的放大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是常說的彆太把自己當回事,這也是一種豁達的通透,人啊!要活在宇宙的維度和視野中,則自然不會被一葉障目,不會被掛礙。

牢牢咬住自己的目標,忽視掉沒有價值的細枝末節。

我們知道六感,所謂的三業——身業、口業、意業。其實都是感覺,大腦也是我們的工具之一(其本身也是感知器官),噪音大的時候知道給耳朵加上一個耳塞來增加鈍感,那為什麼不給眼睛和大腦增加鈍感呢?適當的放空自己是很有益處的,比如冥想。(類似於給電腦主機,路由器啥的斷電休息一會兒)

人的確是懶惰的,懶惰的本質在於保存能量,利於防禦。跟腎上腺激素是同樣的道理,是邊緣係統的自我保護機製,但你真的想成為神,得到女神青睞的話,必須要跳出這個舒適圈,果斷決絕的越獄,頭也不回的堅定如鑒真。

就像蘇格拉底所說,什麼都要跟死亡碰一碰,你就會發現你什麼都能做到,置之死地而後生。

人真的就是一隻毛筆,所以稻盛和夫說,即便你一事無成,也不能在家裡呆著,要出去,哪怕是坐在咖啡廳裡發呆,那也是一種新的環境,新的環境有助於帶來奇跡的瞬間,要打扮得體,西裝革履,或是噴上一點香水……這都是用環境來將自己這隻毛筆潤濕。

做人應該有一種擊劍得分的思維。

其實還是跟前文一樣,就是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悄悄的日拱一卒(20英裡)的到達既定的目標。

多學習模仿強人身上與世相乖的品質,比如劉邦的清醒自知,自知者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