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1:09:38
金子與燈塔:日月既往?不可複追?積極主動?格物致己
日記正文
不能夠高山仰止,再高的山,隻要給愚公足夠的壽命,他都能一鍬一鍬給你搬完,金字塔和長城這類看似是外星科技的產物都是人堅持的偉大結果,所以不斷修行吧,積累瑣碎的細節,修建出一個自己內心世界偉大精美的神殿吧!
要分解成一步步來做,凡是真正具有美的優雅的事情都是需要積累的,不斷的利用碎片的細節的時間來為自己充電,再高的金字塔,你一磚一磚的填補上去,也終將能夠把它給建立起來。
所以你不需要彎道超車,更不需要跟彆人一起比較,幻相有什麼好比的呢,就跟自己較勁就行了。
如果仔細宏觀來看的話,自己還真的有三四本小說可以寫出來,估計需要兩年的時間,我似乎看到一點曙光,但這樣的話每天就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來寫作,後麵的計劃得重新分配一下,pdca和okr勢在必行!
寫作的確能夠提高我的產出(是建造精神層麵可產生複利的房子),而且也能夠提高產能,可謂百利無一害。對後麵的職業規劃延展都是很有裨益的,正所謂寫作使人完善呀!甚至可以提高我的閱讀麵,寫書的過程中,你要查詢很多資料,這本質上也是一種讀書,我記得以前有一部電影中有一句台詞叫做——我就想做一個編劇,做一個編劇可以青史留名,跟那些權勢富貴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然從更高的層次來看,青史留名也是一個很虛的詞,死去元知萬事空,從留存的時長來看,做一個藝術家的確是可以達成某種程度的流芳萬世的,就比如希臘的荷馬,還有中國的那些文人騷客的佳作,《滕王閣序》、《醉翁亭記》啥的。
更長遠的看,即便是金字塔也會有成為灰燼的一天,萬物皆是蜉蝣一粟,如果以金字塔和長城的視角來看,什麼國家、什麼人民、什麼不朽、什麼萬歲……都是可笑的網,可笑的虛妄。
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膾炙人口,可以提高產出的話,還是得遵從《美學導論》上麵的說法,也就是我之前所說的錦盒理論——必須要具備感情、格律和創造。實際上我覺得創造就是具有你個人風格的重新搭配(也可以說是格物致知),是熟而後生的生,太陽之下沒有新鮮事,翻翻《資治通鑒》,所有的愛恨情仇、陽謀陰謀、跌宕起伏都是類似的,甚至可以說是重複的(周易)枯燥的。
古代女子的撒嬌跟現代女子的撒嬌,古代人的貪慕虛榮跟現代人的貪慕虛榮都是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人們看待偉人總是會有一種莫名的千年的色彩加成,其實無論古人今人,哪一個不是人生百年呢?大家都一樣,時空不同罷了。
自己還是比較敏感,有很強的領土意識,下午的時候,房間裡來了很多人,很吵,我就會很反感,這是一種負麵情緒,負麵情緒對於解決事情沒有任何的益處。
人當然是需要即時反饋的,就好比很多劇作家,具有很強的拖延症(彆說編劇了,人都這樣)?但如果你每寫一個字就有一塊錢的進賬,那的確可以消除99%的拖延症,可以這樣說?,錢是最大的樂趣,因為其可以變現出很多物欲的實體,可以兌換成很多及時的樂趣,以前的話我會覺得錢很庸俗,但實際上這也是被世人的價值觀帶偏了(當然不可否認,錢需要均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愛錢不可恥,也不低級,沒有必要標簽化。
一個熱愛情、一個人熱愛錢、一個人熱愛雕刻彈奏、一個人愛好逛窯子……毫無疑問都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