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1?23:30:40
王立群說過人分為五類,一類是研究人的、一類是研究事的、一類是研究財的、一類是研究人和事的、一類是研究人事財的。
我個人是偏重於研究事的,也就是追隨月亮的,可另一方麵又看到了那麼多前車之鑒,比如李白、白居易、太宰治……都因為缺乏六便士,而晚年淒慘,這是我不想淪落的結局,需要未雨綢繆,所以正在努力調整自己朝著人-事-財的方向發展,如果可以的話,我隻想研究事和財,某方麵來說人也是財的一部分,人啊!是個多變的複雜體,當然也有其動機規律,我個人不像用情太多,我是個自私的自我中心的人,隻有這樣,我才能擠出更多的時間去履行我的人生使命,做我認為具有價值與美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成熟的過程,所以才會有很多人感慨的說道,若是回到某個時期,我他媽真想抽自己一耳光,我也有,如果回到大學時期,也會抽醒自己,好好的珍惜時間,多去播撒善的種子,然後用超前的眼光和超人的耐心,靜待花開。
其實也不應該抽自己,彎路,直路都是我們的人生之路,沒有那些看似的彎路,是抵達不了此刻正在敲字的,擁有一定見地的自己的。
(上麵這段話是寫於2024-08-28,下麵的才是2017-08-31的,因當日的字數太少,不夠1000字,所以加入了一些此刻的想法與感受,以後寫日記啊!得把體表溫度寫進去,今天的溫度還是有點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