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說的雖然有幾分道理,但蒯良依然認為不能忽視對孫策的防範,繼續勸說道:“主公,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孫策真對荊南用兵了怎麼辦,我們還是不能放下防範之心,還請主公三思!”
劉表對蔡瑁問道:“德珪,在荊南各郡有多少兵力?”
“回主公,荊南各郡共有四萬兵力,武陵,零陵,貴陽和長沙都分彆駐紮一萬士兵,還有各縣也有一些兵馬,但數量不會太多。”蔡瑁雖然沒什麼能力,但是對荊州各地的兵馬了如指掌。
這四萬兵力拿來對付孫策絕對足夠,但是劉表真正擔心的不是孫策而是李元,僅僅是在江夏就折損了四萬大軍,可見李元軍戰鬥力之強,所以他才想集結荊州所有兵馬抵擋李元,隻要襄陽不破李元就無法再進一步向南進攻,等到李元無糧的時候勝利絕對是他們的。
“襄陽城內還有多少士兵?”劉表又問道。
“還有一萬五千人。”蔡瑁拱手回答。
“一萬五千人太少了,根本擋不住李元大軍,據我所知李元這一路兵馬就有五萬人,雖然攻打江夏的時候
損失了一些,但現在起碼還有四萬多人,再加上黃忠的三萬多大軍,李元的兵力起碼在八萬以上。”
劉表不算不知道,算完嚇一跳,經過一番戰鬥後他折損了不少兵馬,但是李元的兵力卻沒有怎麼損失,這讓他不得不承認荊州軍和李元軍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
“主公,不如我們將駐守新野的三萬大軍撤回襄陽,新野城池遠沒有襄陽堅固,非常容易被攻破,還會白白損失士兵,就像江夏一樣根本不可能守住,所以與其花費力氣守衛新野還不如著重守衛襄陽,隻要襄陽不破李元就無法再進一步攻打荊南,襄陽才是重中之重,而且以襄陽的糧草儲蓄,絕對消耗得起。”
蔡瑁提議道,其實他現在才醒悟過來,覺得當初派重兵駐守江夏是個錯誤的選擇,與其守江夏還不如守衛更容易防守的襄陽,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覺得李元能夠攻下新野,所以才建議劉表不守新野改守襄陽。
劉表思前想後,覺得蔡瑁的話確實有道理,說道:“既然如此就按德珪所言去做,將新野的兵力召回襄陽,同時從江陵,零陵,武陵,貴陽和長沙各抽調五千兵馬來襄陽協助防衛。”
“主公,貴陽和零陵距離襄陽路途遙遠,不如隻調動江陵,武陵和長沙的兵馬吧。”蒯良認為還是將一些
兵力留在荊南較為穩妥。
“那好吧,就按此去做,德珪你立刻前去調動各地兵馬。”劉表下令道。
“是!”蔡瑁領命而去。
劉表調動荊州各地兵馬前往襄陽協助防守,李元也已經開始率領大軍前往襄陽。
自出兵以來黃忠一直沒有怎麼攻打新野,就算攻城也隻是做做樣子而已,所以根本沒有損失多少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