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萊昂城內源源不斷的難民供往凡賽,小村的人口很快膨脹起來,最多的時候,一天能增長十人。包爽作為領主,免費提供他們三天的糧食,待吃飽喝足、精力恢複後,就責令難民們加入到村內各個行會工作,如此才能換取正式身份。
這個做法,包爽自認兼顧了道義與領地發展,難民們也十分溫順,表示支持。畢竟在凡賽的生活水平,要比萊昂城高出太多,那些先拿到凡賽身份的人,竟成了村北難民營地裡的香餑餑,有種炙手可熱之感。…。。
管理難民身份、職業、住所等是一件極為繁瑣的事情,包爽做不到事事躬親。與索菲婭綜合考慮以後,包爽將此事交給丘利特處理,每月給他相當數量的銀幣作為薪俸。
這批難民,主要是沒地種的農夫,他們身體恢複後,紛紛投身到凡賽大大小小的耕地上。除了參與村中正常的種植、收割以外,包爽還允許他們自主在沼澤中開墾新田。
包爽想出一個新規:難民開墾出的新田,所有權雖在領主這裡,但使用權歸他們自己。種出來的作物,三分上繳領地,剩餘七分屬於他們私有。但相應地,領地分配給他們的糧食隻有正常農夫的1/3。
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難民農夫們的生產積極性,使得他們在完成集體份額以後,能熱火朝天地投入到自家小田的耕作中。
頗有些“包產到戶”的味道,包爽回味一番。這個點子毫無疑問,也得到索菲婭的讚賞。
對於少部分懂技藝的難民,丘利特將他們按照各自特長,分彆劃給坎山、鄧肯或老格雷做石匠、鐵匠方麵的學徒。如此一來,凡賽發展停滯已久的工匠業開始逐步有些起色。
這些學徒們力氣不錯,分配盔甲以後,組團到地下淺層開采石料、礦石都無甚問題。他們聚團在村北經營起集中的石匠鋪、鐵匠鋪,雖然暫時還很簡陋,但發展勢頭不錯。
雖然凡賽本地人並不排外,但難民們確實喜歡紮堆聚團。以至於村北的匠鋪基本都是難民群體的訂單,而坎山、鄧肯的老鋪子大多接收本地人的業務。這種行為竟慢慢形成風氣。
當然,難民這個名字隻是凡賽人在心底想想,當著他們的麵,是絕對不會這麼稱呼的。一般來說,凡賽的原住民稱呼他們“新村民”或者“村北人”,畢竟它們的聚落地在凡賽北部。
小洛作為工程師,自發地在新村民中糾集起一群懂高級木工的匠人,以及少數年輕的機械愛好者,組成了一個製造行會。包爽批準他們的請求,小洛就成為製造行會的會長。
這些天,小洛和木工對照圖紙為漁夫行會製造了許多結實耐用的漁船,成功賺到第一筆金。至於圖紙的來曆,包爽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竟是這小子從萊昂城圖書館偷來的!
就在流浪商人到來的那一天,小洛竟偷偷溜進城去,頂著衛兵的封鎖通緝進了圖書館。除了簡單的漁船製造圖紙,他還偷出許多更為重要的機械元件圖紙。
當時隻有劉固安發現小洛的行蹤,但他一直對包爽隱瞞著,直到漁船造出那天。
而漁夫行會自從有漁船以後,便成群結隊往沼澤地裡去,哪怕隻是用釣魚竿和魚叉,都捕獲不少埋藏在溫暖泥潭裡的鯰魚和鱸魚。他們按規矩上交一部分到凡賽糧倉,另一部分則販賣給酒館,或者直接供應給城裡貴族。
劉固安的農業進展也很大,他依靠流浪商人和係統給的種子,成功種出不少南瓜、洋蔥,原本卷心菜、番茄的產量也提高很多。不過更多的作物例如稻米、西瓜、海帶、竹筍、可可豆則需要等春日氣溫回暖以後才能種植,供暖係統提供不了它們生產所需的高溫度。
凡賽在這個冬日,發展的速度相當之快,這也正是包爽之前所細心規劃的。如今的萊昂城貴族們,基本都知道城南的王國道路儘頭,有片少年統治的小領地叫凡賽。
彆看這領地雖小,卻能供應給斯卡布羅集市超五成的農作物和三成的珍貴水產品。萊昂城中,更是有無數貴族簽訂契約,定期收購凡賽產出的資源。
林春樸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