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佛門衰敗之始,流波島鬥法(1 / 2)

第190章佛門衰敗之始,流波島鬥法

“狀元郎,恕貧僧不能答應。那白素貞乃是白蛇成精,一身戾氣,不服教化,當鎮壓在‘雷峰塔’下,磨礪其心性,如此這般,才不至於為禍人間啊!”

此時,雖然被動,法海依然沒有服軟的意思,足足費了二十多年時間,才將許仙、白素貞降伏,已經有了徹底將二人渡化進入佛門的可能。

法海如何能夠接受即將到手的成果飛了的結局

“好你個妖僧!做下了擄掠他們的舉動,我看你佛門才是藏汙納垢之所!今日,你若是不交人,休怪本官不敬佛門,滅了你一寺上下!”

法海越是掙紮,許士林越是興奮,他下界可不是認親而來,此番與佛門在大宋做過一場,把持大宋江山,讓宋皇與截教緊密相連,才是他這次下界的目的。

大宋作為玄門三教的核心區域,闡教勢力最大;截教次之;人教最後,不過這些年,佛法東傳,佛門的勢力已經全麵滲透而來。

現在,大宋的各州各郡縣,隻要有人的地方,基本上都有佛門的寺廟存在,有些離玄門三教近一些的地方,佛門的寺廟沒有修行之人,全是凡俗,就這麼惡心著玄門高人。

對於佛門的手段,人教自然是沒有絲毫應對的能力,一個個清淨無為;闡教實力弱小,東勝神洲太大,數百個國度並起,闡教的核心力量,都在嚴守他們自己的國度。

像大宋這種四教力量混雜的地方,雖然不想弱了勢頭,奈何有心無力,僅僅隻能守住朝堂,和一些洞天福地,至於像金山寺這種小地方,他們就顧忌不到了。

本來截教和闡教的狀況也差不了多少,對於佛門的數量優勢,心有餘而力不足,隻是這次的事情被中天北極紫微大帝看見了。

帝君感興趣,自然截教、天庭聞風而動,要借助這一次機會,來一次大清理,展開一次滅佛行動,掃平佛門在大宋的所有根基。

大家都是一方大教,行動講究一個出師有名,文曲星下界,就是借著白素貞被鎮壓在雷峰塔的引子而動。

有人要問,兩教矛盾重重,直接開打就算了,何必費這個勁

實則,佛門、截教甚至包括了闡教、人教太龐大了。

四大部洲,三千國度,被四教瓜分了大半,這些國度有大有小,小的都有數千裡大小,那些頂尖的王朝、帝國甚至有千萬裡方圓。

四大教派有天大的勢力,也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的地方。

大家都有頂尖的大神通者,你不宣而戰,不講規矩,彆人自然也可以不講規矩,大人物們隨便一動,千萬裡眨眼便到,一個大神通下去,此地敵對教派的勢力,瞬間飛灰湮滅。

你來一下,我報複一下,大家全部完蛋!

除了四教的頂尖道場外,底下的人死光光,那還傳什麼道,爭什麼天地氣運

慢慢的,洪荒中形成了不成文的規矩,自然是兵對兵,將對將,這一次文曲星下界,就是代表天庭一部,截教一部,與佛門在大宋的勢力開戰。

像雲霄娘娘下界隱居杭州城,自然是看熱鬨而來的,兩教紛爭,不涉及到大神通者的情況下,她是不可能主動出手的。

“看來狀元郎是準備找麻煩而來的!”

慢慢的,法海也品出了味,這人來此,似乎不僅僅是為了救出白素貞、許仙,而是專門針對金山寺!

“來人!”

冷笑一聲,許士林根本不屑於回答法海,直接吩咐身後大軍。

“是!大人!”

“嘩”的一聲,左右八位侍衛齊聲大喝,凜然出列。

“進寺搜查!凡是膽敢冒犯天威者,殺無赦!”

許士林再次吩咐道。

“是!大人!”

每一位侍衛都帶領了一支百人隊,有的直接衝向了金山寺的大門;有的小隊繞到寺後,封鎖一切,不讓任何和尚走脫;還有的小隊就要將站在門口迎接欽差狀元的法海及一眾金山寺僧俗拿下。

這一刻,宋軍將士如狼似虎,欽差大人一句話,立刻引得合寺上下驚恐不已,金山寺中可不都是修行之人,十之八九的僧人都是凡俗,略微有些拳腳功夫,這些人哪裡是欽差大臣的禦林軍的對手

“啊!!!”

一聲聲慘叫,許多僧侶被軍士粗暴的擒拿鎖住。

“住手!”

法海徹底怒了,大喝一聲,身上金光大盛,“砰砰砰”幾聲,寺門口圍上來的軍士全部被金光震蕩出去,狠狠的跌倒在地。

所幸法海心中還有一絲理智,否則這些軍士早已經被屠殺的一乾二淨。

“妖僧!你敢對抗大宋天兵!”

跟隨許士林而來的一個道人突然站了出來,身上一縷青芒爆射,鋒銳的勁氣直衝法海而去!

這道人一出手就是殺招,根本不留半點餘地,顯然這都是準備已久的手段!

“阿彌陀佛!原來如此!你們是衝著我佛門而來!”

看到玄門高人動手,法海終於明白了,他的心底一沉,掌中金缽一舉,那青芒飛入金缽,消失不見。

“妖僧!還我法寶!”

這道人一驚,沒有想到法海還有這等厲害法寶,“鏘”一聲,一柄法劍出鞘,道人口中念念有詞,“吼”一聲長嘯,一頭白虎自劍中顯化而出,對著法海撲擊而去!

“叭咪叭咪哄,諸佛密藏,大滅淨土,彌陀轉身,過去無量,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娑婆!”

那法海連掐印訣,口念咒語,竟然施展出了“大日神咒”,此法傳自大日如來佛,法海一出手,便召來了一條劇烈的火龍,直接奔騰而來,把那白虎精魂燒的滋滋作響。

“這法海倒是有幾分能耐!”

早在截教、佛門神通高人出手,周圍的人早已經四散而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