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興致勃勃地帶著他們在一個個攤位前駐足,仔細端詳著各種古玩。
他們好奇不已,時不時地向我發問該怎麼鑒定。
“這東西啊,看多了自然就會了。”
說著,我拿起一個青花瓷瓶,對著光線仔細查看,邊看邊跟他們小聲的講解。
“你們看這釉色,還有這紋路,都透著幾分不尋常。”
他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睛緊緊盯著瓶子。
我又放下瓶子,拿起一塊古玉,在手中摩挲著。
“這玉的質地和沁色也很關鍵,得用心感受。”
他們也跟著伸手摸摸,一臉的認真。
我們就這樣在古玩街穿梭著,我滔滔不絕地講著,他們聚精會神地聽著。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一個擺滿青銅器的攤位前。我拿起一個小巧的青銅爵,指著上麵的鏽跡。
“你們看這鏽,層次分明,顏色自然,不是那種刻意做舊的生硬感。而且這造型古樸典雅,線條流暢,應該是有些年頭的東西。”
他們好奇地湊近觀察,阿子忍不住問道:“那怎麼判斷它是不是真的值錢的古董呢?”
“這就要綜合很多方麵來看了,比如它的出處、工藝、保存的完整程度。像這個青銅爵,如果能確定是出自某位有名的匠人之手,或者與某個重要的曆史事件相關,那價值可就高了去了。”
接著,我們又來到一個書畫攤前。我展開一幅卷軸,仔細端詳著筆墨和落款。
“這幅字看起來筆力雄渾,但落款有些模糊,得小心分辨是不是後人仿作。”
馬玉良撓撓頭,“這可太難分辨了。”
“彆急,慢慢來,先從一些明顯的特征入手,比如印章的清晰度、紙張的材質。”
隨後,在一個瓷器攤位上,我拿起一個瓷碗,對著光看了看。
“這碗的胎質細膩,釉色溫潤,但底足的做工略顯粗糙,可能是民窯的出品,價值相對官窯的就會低一些。”
他們一邊聽一邊點頭,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我也儘我所能地給他們講解著各種古董的鑒定方法和要點。
雖然他們一時半會兒還不能完全掌握,但至少也算是入了門,對古董鑒定有了初步的認識。
逛了好一會兒,我在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落裡發現了一個攤位。
攤主看起來無精打采的,攤位上的東西也是雜亂無章。
我隨意地掃了一眼,突然,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掛件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個看起來有些黯淡的玉蟬,被隨意地丟在一堆雜物中。
我不動聲色地拿起來,仔細端詳著。
表麵上看起來普普通通,但我感覺到它有些不尋常。玉蟬的雕工細膩,線條流暢,雖然表麵有一層汙垢,但隱約能看出其質地溫潤。
“老板,這個怎麼賣?”
攤主抬眼看了一下,“五十塊,拿走。”
我心裡一陣竊喜,連忙付錢,生怕攤主反悔。
拿到手後,我悄悄對他們幾個說:“撿到一個小漏了。”
他們一臉疑惑,阿子忍不住問:“這看著不怎麼樣啊?”
接著我買來幾瓶水,小心地清洗掉玉蟬表麵的汙垢,它終於露出了本來的麵目。
溫潤的玉質,精湛的工藝,絕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玉。
“你們看,這玉蟬可不是一般的東西,雖然不是什麼價值連城的寶貝,但也能小賺一筆。”
這個玉蟬我記得當時在古玩店賣了6000塊錢。雖說這錢不是很多,但這撿漏的心情著實是與眾不同,那種興奮和滿足感難以言表。
當然,古玩市場的漏可不是想撿就能撿到的,尤其是大漏,專業的撿漏大師,一年到頭也不一定能撿幾次。
那個時候,各種各樣的假貨已經如潮水般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防不勝防。
有時候你覺得是個寶貝,花大價錢買下來,結果回家一鑒定,不過是個粗製濫造的贗品。
有時候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物件,卻可能藏著巨大的價值。
賣完貨我們開著車子回到小院,我們立即對其進行了一番清潔和整理。
阿子和老頭仔細檢查了車輛的各項性能,確保行車安全。
隨後,大家開始將準備好的物資和工具有序地裝進車裡。
接下來就是等到晚上,我們就要開始行動。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十點多,我們一行人坐上車,向著點位疾馳而去。
車子行駛了十幾分鐘後,穩穩地停在了山下。我們紛紛下了車,各自帶上工具,邁著堅定的步伐開始徒步往上走。
來到了半山腰上,我們迅速開始分工,有條不紊地投入工作。
馬玉良、阿子和我三人緊握洛陽鏟,小心翼翼地開始探土。
經驗豐富的老頭則在一旁沉著冷靜地指揮著,目光專注而敏銳。阿茜則守在外圍謹慎地放風,時刻保持著警惕。
山風輕輕拂過,撩動著我們的發絲,卻絲毫未影響我們專注的神情。
每一鏟下去,都仿佛帶著一份期待與未知。我們的呼吸聲、工具與土地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在這片寧靜的半山腰上,奏響了一曲獨特的勞動樂章。
隨著洛陽鏟的不斷深入,我們終於觸碰到了堅實的夯土層。
這種人為加固的土壤,通常用來構建古代建築的基礎或者作為墓室的保護層,它的出現無疑證實了我們之前所有的猜測——
“看,是夯土,”我激動地說道,“這意味
“太好了,那我可得使出渾身解數了。”馬玉良接過話茬,隨即他就使勁的轉動著洛陽鏟。
我們繼續向下挖掘,不久之後,觸及到了一層黑色的封土。
這種黑色的土壤在古代常用於回填墓穴,尤其是唐代,它象征著尊貴與哀悼。
我用手輕輕觸摸了一下,發現它還保留著一定的濕度,而老頭直接將一小撮黑土放入口中品嘗了一下。
“有點甜,”老頭皺了皺眉頭,“這是唐代的特征,他們會在回填時混入一些糖類物質,以求得墓主人在另一個世界能夠享受甜美。”
“看來我們這次是撞上了大運,”老頭繼續說道:“唐代的陪葬品一向豐富多樣,金銀器皿、瓷器、玉器、甚至是壁畫都可能出現在裡麵。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有唐三彩。”
我的心跳加速,唐代作為中國曆史上一個文化極其繁榮的時期,許多貴族和皇室成員的墓葬中都會放置各種珍寶。
想到這些,我們幾個的臉上都洋溢著難以抑製的興奮之情。
確定了年代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探明這座古墓的規模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