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過年(2 / 2)

然而在1646年,張獻忠決定撤出成都,準備沿江而下轉移到其他地方。

此時的張獻忠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強大的起義軍首領,他的勢力在逐漸減少,所以他決定離開四川。

就在他沿江而下來到彭山縣江口時,遭遇了南明參將楊展的伏擊。

張獻忠損失極為慘重,很多船隻沉入了江底。就這樣,張獻忠灰溜溜地帶著殘部回到了成都。

按照這種說法,張獻忠遭到伏擊,很多船隻沉入江底,這些船隻中有些可能攜帶了大量的金銀財寶。

張獻忠撤離成都,肯定是拖家帶口的,那也就意味著帶著很多錢財。

那麼,大量錢財沉入江底,肯定其中也有剛鑄造不久、

還沒賞賜出去的西王賞功也隨之沉入了江底。這也就解釋通了,為什麼那枚西王賞功會毫無傳世痕跡,且帶有沉入水底多年的痕跡。

ps:(還有人說什麼張獻忠的寶藏留下了這樣一句密語:“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儘成都府。”

這不純純開國際玩笑嗎!哪有誰家藏了寶,還特意給你留個密語讓你去尋找的,不過是民間以訛傳訛罷了。)

這就表明,江底現在可能有著大量的金銀財寶。也不知當時的楊展有沒有展開打撈行動,

就算進行了打撈,以當時的情形來看,也絕不可能打撈得一乾二淨,這就意味著現今的江口底下依然留存著許多好東西。

緊接著,我興奮不已地給把頭撥通了電話,

“喂,師父,您能不能想辦法給我弄幾本彭山縣誌來呀?”

“彭山縣誌?小三啊,你要這個做什麼?”

“師父,我現在正在研究張獻忠的一些事情,如果研究對了,那咱們接下來的目標可就有著落了。”

“行吧!那為師去想想辦法,要是有的話儘快給你寄過去。”

隨後我掛斷了電話,雙眼凝視著電腦屏幕,漸漸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過了一會兒,阿子湊過來,

“老大,那接下來咱們怎麼辦?”

我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

“先等彭山縣誌寄過來,我們再從裡麵找找有沒有更詳細的線索。”

阿子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在等待的日子裡,我和阿子也沒有閒著,

繼續在網上查閱著各種與張獻忠和江口相關的資料。

而我心中始終對那江底充滿了期待,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牽引著我,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揭開那神秘寶藏的麵紗。

幾天後,把頭寄的縣誌終於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如饑似渴地翻看著彭山縣誌,希望能從中找到關鍵的信息。

縣誌上的確清晰地記載了當時南明參將伏擊張獻忠的這一事跡,以及將張獻忠打得撤回成都的相關情況。

在那之後,便是楊展包圍著江口,針對沉船的位置實施打撈之事,之後,楊展便急匆匆地離開了彭山。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有沒有打撈到東西,縣誌並沒有記載。

我看著這些記載,心中思緒萬千。

“老大,這縣誌之後就沒記載了,這接下來怎麼辦?”

我沉思了一會兒,“沒有記載,那就隻有兩種解釋,要麼撈到東西,

給了縣令這些人好處讓他們閉嘴了,要麼就是他們真的啥也不知道,沒法記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