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鎏金銅牛寧夏博物館也有一個,那還是鎮館之寶,個頭巨大,足足有百來斤重。
而我發現的這個銅牛個頭較小,估摸也就十幾斤重的樣子。
不過其樣式跟寧夏的那個頗為相似,雕刻得同樣是栩栩如生。
可以說那個是爺爺版的,而這個是孫子版。
我小心地將小牛放進包裡,然後一路小跑著去墓道裡找把頭。
把頭這時正站在墓道石門前,彎著腰,眉頭緊鎖,全神貫注地研究著。
石門後麵就是後室,估計好東西都在裡麵了。
把頭轉過頭看向我,“小三,時間不夠了,收拾東西,晚上再來。”
走出墓道,我朝著正在墓室裡的馬玉良和阿子揮了揮手。
“走了,玉良、阿子,時間不夠,晚上再來。”
馬玉良和阿子聞言,趕緊起身,我們一起緩緩朝上麵爬去。
回到出租屋,我們將東西一股腦都擺在桌子上,馬玉良興奮地掏出一大堆東西。
他連陶罐都給整來了,“嘿嘿,這西夏陶罐比較精致,也值點錢。”
我則不緊不慢地慢慢掏出小銅牛,輕輕地放在桌子上。
馬玉良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哇,三哥,這是鎏金的啊!”
說完他伸手拿起小銅牛。
我看著把頭,“師父,我記得寧夏博物館也有一個跟這個一樣的。”
把頭走過來,拿過小銅牛仔細端詳了一番,點了點頭,
“確實很像,不過這個小了不少。”
馬玉良:“那這能值不少錢吧?”
把頭白了他一眼,“就知道錢,先研究研究再說。”
正當我們熱熱鬨鬨聊著天時,門口突然傳來“咚咚咚”的一陣急促敲門聲。
我們五人麵麵相覷,眼神中滿是疑惑和警惕。
這大早上的誰來敲門?況且附近的人我們也不認識啊!
把頭眉頭緊皺,“快,把東西收起來。”
我們趕忙手忙腳亂地將東西都收好。
然後我輕手輕腳地走出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透著門縫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
是兩個青年,流裡流氣的,20多歲的樣子。
我打開門,兩個人立馬一副笑嘻嘻的樣子站在門口。
“嘿嘿!兄弟,我倆走了一路了,能不能討口水喝。”
其中一個青年歪著腦袋,嘴裡還嚼著口香糖“吧唧吧唧”響。
我點了點頭,“可以,進來吧!”
他們迫不及待地跟隨我走進了院子,我要進房間的時候他們竟然還要跟著。
“哎哎哎,你倆在這等著。”
“好好,兄弟麻煩快點,渴死了。”另一個青年舔了舔乾裂的嘴唇,聲音沙啞地說道。
我瞪了他一眼,心裡想著:什麼玩意,討水喝還這那的。
不過我也沒過多計較,轉身快步回到屋裡跟把頭他們說明情況,然後拿了兩瓶礦泉水給了他倆。
拿到水倆人就“咕咚咕咚”大口大口地喝了起來,喝的同時眼睛還滴溜溜地四處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