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探月搖搖頭:“真龍、仙禍等,可能涉及一些內廷傳說,但都是子虛烏有,無稽之談,公子不必理會。”
“公子可有什麼想法?”
李瀾心中一動,內廷傳說?趙探月不願意告訴他,顯然這些傳說絕不隻是無稽之談那麼簡單的!
不過,他也不好追問,便道:
“確有一些線索。”
“信不可解,但信紙,其實本身也是含有信息的。”
李瀾拿起信紙,在燭火上輕輕映照,“京城賣紙的地方很多,但獨具特色的就那麼幾家,徐記喜歡做的竹漿紙講究純,全是竹漿所成;墨香坊的上品紙張,則喜歡添加百花,自帶一股芳香;羅記的紙則為畫者所愛,因為紙張十分綿密,重墨之下也不會滲……”
李瀾笑了笑,把信紙放在鼻前,嗅了嗅道:
“趙大人,你應該,不喜歡香味吧?”
旁邊那青年男子厭秋眉頭輕輕一皺,這信可是他師父放在懷裡貼身保存,李瀾這個動作……簡直有些輕浮了!
但趙探月卻美眸一亮,若有所思:“我明白了,墨香坊……但這,還不夠。”
李瀾笑道:“這紙價值不菲,窮人用不起,而那些密信的紙張都是一樣的,說明,這信紙是寫信人的日常用紙。”
“能夠日常用,那都是墨香坊定期送上門的,這樣的人家不會多,會和北胡牽扯到一起的更少。”
實際上,李瀾早已經知曉布局針對林府的人多半是三皇子,那與北胡有所勾結的……自然應該也就是他了。
但,李瀾不會直接告訴趙探月。
正如林爭所說,不能牽扯其中。
給趙探月說到這一步,怎麼查,查到什麼地步,那是趙探月自己的事情。
趙探月得皇室信重,某種程度上算是半個皇室之人,她去查可以,外臣的確不宜涉及過深。
她的追查一定會給三皇子那邊造成壓力,這就夠了。
“明白了。”
趙探月點了點頭,忽然道:“對了,我聽世人轟傳,公子詩才無雙,不知李公子可懂青詞?”
李瀾疑惑道:“青詞?”
趙探月點點頭:“聖上喜仙道,祭拜神靈之時,皆需焚書通神,這便是青詞了,朝中能寫青詞者極少。”
“慶天大典,聖上更是重視萬分,但朝中文人所寫青詞,一直未得聖心,李公子既有才名,不妨一試。”
“探月可代為轉交。”
李瀾明白了。
趙探月這是要報答李瀾,所以給李瀾一個機會!
青詞,可以直達天子,如果被看中,那李瀾從此青雲直上就在眼前。
寫的不行,那有她幫忙說話,李瀾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一般來說,能給聖上寫青詞的,無一不是京都久負盛名的大儒、大學士等,李瀾這種功名都隻到秀才的,根本不會有機會。
李瀾略微一想,便笑道:“行。我回去想想,若有想法,再來麻煩趙大人。”
“多謝!”
趙探月點點頭離開。
……
路上。
“師父,李瀾此人雖然有智,但卻太過輕浮,所謂才名,也隻是青樓流言而已,您讓他寫青詞,也太高看他了吧?”
厭秋不禁開口。
“我不懂詩詞,但皇後娘娘懂。”
趙探月淡淡道:“皇後娘娘才情極高,當年就是善寫青詞,所以得聖心眷顧,乃至於母儀天下……但近來為慶天大典所用青詞,她茶飯不思、終日苦惱,唯一出現過歡喜之色的,便是得到李瀾那首春江花月夜的時候,她頗為高興,說是好詩。”
“李瀾寫的東西就算不能用,但或許能讓皇後娘娘得到些靈感,也說不定。”
她也沒真的認為,李瀾能寫青詞。
隻是,一來為皇後稍解煩憂,二來,她欠了李瀾一個大人情,便想借此機會,在皇後麵前引薦李瀾。
若是得皇後青睞,那李瀾以後在京都,怎麼都會順利很多的。
……
“青詞?”
而回府路上。
李瀾卻是不禁自顧自的笑了起來:“好一個仙顯皇帝……”
他想起了前世,古代明朝,也曾出現過一位修仙皇帝……嘉靖。
那位爺同樣鐘情修仙,而且,同樣也經常需要寫青詞,溝通神靈。
李瀾因為喜歡讀讀曆史閒書的緣故,還真的找了幾篇青詞學習過,能夠給嘉靖寫青詞的,都是明代最頂級的人才,比如夏言、徐階、嚴世蕃等,那些文章也都是頂尖之作!
他隻是需要時間考慮考慮,權衡利弊。
天下將崩,若這個時候再成為天子的寵臣,還一件好事麼?他考慮問題,從來不會隻顧眼前。
……
錦陽宮。
“都準備好了,第一道殺招已經落子,第二道殺招,隻等文道大考,李瀾入場。”
朱先生恭敬朝著麵前男子行了一禮。
麵前男子慵懶躺著,旁邊卻是幾個俏麗孕婦,正在給他喂奶。
“林府死局已定,嗬嗬,待林府覆滅,林若雪和林若冰這兩女的奇乳,我喝定了,不知能否讓我神功更進一步……”
那男子笑了笑,眼中露出了一抹狂熱的向往:“待我真龍功成,再與上官瀟瀟成為道侶,天下之尊、成仙之機,都將歸結於我!”
“我哥那邊呢?他可曾有什麼動靜?”
他又發問。
朱先生道:“近來入京的士子較多,大皇子也在物色人選,積極拉攏,除此之外,倒是沒有其他動作。”
“嗬嗬,”
三皇子冷笑了一聲:“他如何與我爭鋒?他還局限於拉攏人心這些低劣手段,卻不知真正的勝負手……讓他去拉攏吧,隨他便是!”
“還有,獄中那邊多上心,這,可是關鍵!”
朱先生行禮:“屬下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