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區長大的孩子最煩的就是蜱蟲,這蟲子貼身上吸血一點都不疼,第一時間很難察覺到。
南螞蟥,北蜱蟲,堪稱森林兩大吸血鬼。
項海瀾回到家,又是抹油,又是噴酒,找了個鑷子摘下蟲子,又全身檢查了一遍,尤其是頭皮,確定沒有漏網之魚。
七十年代雖然生態環境更好,但蟲子也更多,最煩人的蜱蟲得等到農曆八月十五之後才能消失不見。
算了,今天摘的夠本了,莓果留給山裡的小動物吃吧,等立秋之後她再進山。
項大誠在前院用草簾子搭了個洗澡棚,方便家人下工回來衝涼,項海瀾鑽進去全身上下仔細揉搓了一遍。
洗完出來,想起來飯盒落山上了。才洗完澡,她真不想再回去找飯盒。
去後園摘菜時,發現裝悠悠兒的飯盒被放在雞窩後麵的矮牆上。
沒彆人,應該是金熠送回來的。
項海瀾彎了彎唇角,給他發了張打折卡,如果以後來找她做衣服,可以打八折。
…………
苗倩是個急性子,村裡大豆田的草還沒除完一輪,她就從娘家弄回來一小瓶白色粉末,“我舅家老妹兒說這玩意賊拉好使,她給勞保手套拆出的棉線染色,加了點這東西,穿了一年都沒掉色。”
項海瀾更是行動派,把搜集來的悠悠兒又加了些黑瞎子果,放鍋裡熬成果漿,過濾掉渣滓,將紫色溶液倒進家裡過年烙粘火勺的平底鍋,這個鍋大方便操作。
加入固色顆粒,把白棉布放進去漂洗,晾曬後,再放進蒸鍋蒸煮。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蒸煮的時間和次數不同,布料染出的顏色也不一樣。像藍莓溶液,能染出由淺到深,淺粉到深紫的各種色譜,甚至還會出綠色譜係。
全家人都來圍觀項海瀾操作,項大誠捏著下巴圍觀半晌,得出一個結論,“又是蒸又是煮,染布怎麼跟做飯似的?怪不得咱海瀾能乾好。”
項海瀾:“……”
染好的布料,項海瀾又漂了幾遍水,掛在倉房陰乾,第二天早起後,苗倩想要的淺粉色布料就成了。
可把苗倩高興壞了,早晨多吃了半拉饅頭,上工前不忘叮囑倆兒子,“以後碰到悠悠彆往嘴裡炫,全都拿回家給你老姑染布。”
薄布料的衣服好做,項海瀾加班加點,沒用上兩天就把苗倩的襯衫做好了。
沒有電熨鬥,她找了塊平整的石頭,加熱後用毛巾包上用來熨衣服。
熨好的衣服上身後,格外挺括,苗倩穿上這件粉色襯衫,項海河都看直眼了。
“人靠衣裝馬靠鞍,唉呀媽呀,孩兒他媽,你比咱倆結婚那會兒還漂亮。”
“今天也沒吃糖啊,咋說話這麼好聽,起開,讓我照照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