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襯衫領的難題(1 / 2)

嫁不嫁都是原主上輩子的事,愛八卦的老太太說了,上一個鬨自殺的小姑娘是陶家拋出的誘餌太誘人,被家裡逼的,項家不會逼她,也已經跟媒人表明態度了,陶濤就此彆過。

項海瀾不愛糾結,過好當下才重要。

至於父母,麵對人品有瑕的大兒子,私下會怎樣傷心難過,不是她能勸的,一切隻能交給時間。

如果時間讓項海江做的缺德事被淡化遺忘,她也不會對父母有怨懟,家務事不是非黑即白,人是複雜動物,親情更是如此。

但她跟項海江是陌生人,雖然這件事沒造成最終傷害,但梁子結下了。

她不糾結,不代表她不記仇,這筆賬她不會忘,慢慢算。

綠皮火車的窗簾布還沒機會拿出來,三奶奶要的是秋天穿的衣服,還早著呢。

倒是項大誠穿著假領子去公社核賬,被公社的一個乾事看上了,跟項海瀾定了兩個假領子。

項海瀾上次去縣城時跟大姐的婆婆王大娘打聽過,縣裡的私人裁縫現在都被收入公家裁縫鋪,做一條褲子收費五毛,衣服價格不等,普通棉布褂子五毛,複雜一點的收費一塊到一塊二,最貴的是呢子大衣,手工費兩塊。

村裡的於裁縫要價能稍微低些,但一般隻在農閒的時候才有時間做衣服,趕上過年根本忙不過來。

當然過年的裁縫鋪跟後世的發廊一樣,哪個地方的裁縫都忙不過來。有些小件衣物,手巧的都自己做了。

她做的假領子不是完整的衣服,對方出布料,她一件收費三毛,做兩件給個優惠,五毛。

紅旗大隊就算工分值錢,出一天工也掙不上五毛,項海瀾這算是技術工種的收入。

為了不讓人抓小辮子,項大誠專門帶女兒去公社做了登記,雖然農村管得沒有城裡嚴,但這個年代理論上不允許有管控外的私人收入,登記在冊就是村裡唯二的裁縫,有了官方認可。

對方送來布料時,還專門配了相應的白色棉線和白色紐扣,這年頭連買線都要收布票,做衣服的不成文規矩,自己配輔件。

項海瀾看著拿到手的布料有些犯難,薑乾事的白色棉布不像臥鋪車廂的被套那麼硬挺。

他還留了話,想秋冬季時把襯衫衣領翻在外套領子外麵,這是現在的流行穿法,顯得人精神。

據說是從滬市學的穿法,不愧是時尚之都,在這樣的年代也能想方設法地臭美。

項海瀾給父親做的假領子用的是禮服立領的樣式,領舌短,縫製得精細一些,領子能堅挺很長時間。

但薑乾事想要外翻領,假領子就得采用正常款式,太短不好看。

問題來了,化纖工業沒跟上來,連的確良都緊缺,更彆說後世製作襯衫領專用的襯布,倒是能從火車上的衣服裡拆出一些,但容易穿幫的事情,傻子才會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