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小京,報時。”
“主人,現在是神洲曆5200年11月25日上午5點30分”小京的聲音響起。
餐、洗漱、吃早飯、練習基本功。
完成這些每日必做的事情後,張一明從儲藏室取出《人族修行法》中階篇,和五支黃級源液。
然後回到臥室,盤腿坐在床上,進入冥想狀態。
今天,他要晉入四階。
在經過初階的修行後,全身的經絡脈和穴位已徹底貫通。
與此同時,身體內也儲存著大量源力。
但是,當修為提升至一定界限後,源力的儲存量也會達到上限。
此時,若是想繼續提升體內的源力,就得另尋他處。
除了經絡脈和穴位以外,就隻剩下一處能儲存源力的地方。
那就是,丹田空間。
人體內有兩大秘藏空間,丹田空間和識海空間。
明穴期圓滿後,丹田空間會隨之開啟。
而識海空間,則需要將修為提升至四階才能開啟。
當然了,靈魂係源武者除外。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晉入四階的過程中,會用到精神力。
..............................
靈魂力和精神力都是大腦識海中的力量,但本質是不同的。
靈魂力是意識力升華後的力量,是生物體內在的生命力量,側重於生命的本質和內在。
而精神力可以看成是意誌力升華後的力量,是肉體與精神的基礎和根基,更側重於外在的表現和實際行動能力。
靈魂力、精神力、意誌力、意識力.....等,凡是屬於大腦識海的力量,都與靈魂本身有密切關係。
但彼此之間又完全不同。
如果非要細化來講,那就是:靈魂力≥精神力≥意誌力≥意識力。
四種力量之間不分強弱,但是分等級。
人體由精、氣、神三部分組成。
精,指的是精神。
氣,指的是體魄。
神,指的是靈魂。
其實修行的過程就是提升精、氣、神的過程。
隻不過是修煉體係不同,側重的方麵也不相同。
有道是:修行先修體魄。
畢竟體魄越強,人體的生命力也就越強。
所以,無論是哪個修煉體係,都要主修氣。
靈魂係源武者是主修氣、神,副修精。
靈魂係源武者在修煉的過程中,提升靈魂力的同時也會提升自身的精神力量。
比方說,靈魂係的三重武道境界:魂意,禦物,攝魂。
魂意是意識力的體現。
禦物是精神力的體現。
攝魂是靈魂力的體現。
其他體係的源武者則是主修氣、精,副修神。
隨著修為的不斷提升,自身的靈魂強度也會隨之提升。
而武道意誌,就是精神力和意誌力的體現。
..............................
既然講完了精神力和靈魂力的區彆,那麼咱們就言歸正傳。
源力,是一種遊蕩在天地間極其微小的能量粒子。
無法用肉眼看見,但又確實存在。…。。
在達到一定量將其進行壓縮後,便會形成淡藍色的霧狀氣體。
繼續壓縮,則會形成藍色的水狀液體。
再壓縮,就會形成深藍色的核狀固體。
源力的這三種壓縮形態,正好對應著中階修行法的三個階段:星雲期,星海期,星核期。
其實整個中期階段的修行,就是一個積累源力的過程。
而晉入四階星雲期,是要先將源力通過經絡脈輸送進丹田空間。
再用精神力,將丹田空間的源力壓縮成氣體。
達到一定程度後,還是要用精神力將其攪拌成星雲狀的漩渦。
漩渦成型後會自行運轉。
與此同時,丹田空間和經絡脈聯通。
源力經丹田空間內流出,在體內進行大周天循環後,再歸入丹田。
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過程。
此時,便算是踏入了修行第四階,星雲期。
因為整個晉階的過程都需要用到大量精神力。
而精神力在與源力接觸的過程中,會受到源力的滋養從而壯大。
所以,識海空間也會隨之開啟。
星雲期有十重。
隨著修為的提升,星雲的直徑會越來越大,源力的儲量也會越來越多。
直至星雲狀的漩渦填滿整個丹田空間後,星雲期才算是圓滿。